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10-25
芋仔番薯一家親 早年不少家庭寫照
後山容顏-花東國民記憶庫系列報導之六 萬榮鄉太魯閣族馮月英 16歲就被家人以三萬五千元及一斤黃金「賣」給老兵
分享至


 

文/張議晨 
 萬榮鄉見晴村新白陽部落的太魯閣族人馮月英(見圖;馮月英提供)。十六歲時,下嫁長橋開發隊老兵,二人年齡相差雖超過卅歲,但她體現臺灣女性「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吃苦精神,四十多年來,夫妻二人撫育四名孩子成家立業,如今苦盡甘來,在家鄉萬榮安養天年。 
國小畢業 到新竹當女工 
 今年六十一歲的馮月英,國小畢業後就搭上紡織廠專車,從家鄉橫跨半個臺灣,到新竹紡織廠從事女工。她回憶,當時鄉下地方普遍貧窮,部落許多人都跟她一樣,國小畢業後沒有繼續升學,當有紡織廠一台台的遊覽車來鄉下召工,幾名年輕人就跟著踏上客車,到外縣市打拚。 
 馮月英在紡織工廠任職三年,某天上午,接到父親電話,她父親在電話裡只說「媽媽生病了,趕快回來」。獨自一人在外地打拚的聽聞噩耗,連夜搭車返回萬榮家鄉,一踏出車站大門,眼前卻是親友們的列隊歡迎。 
 她說,當時她完全不清楚狀況,直到父親告訴她,「妳要嫁人了」,她才知道原來母親沒有生病,一切只是為了叫她趕快回家,嫁給當時在長橋開發隊服役的丈夫。 
婚姻逃不掉 就嫁雞隨雞 
 馮月英回憶,聽聞家人將自己的人生以三萬五千元及一斤黃金「賣」給一位老兵,且二人年齡還相差超過卅歲,自己說什麼也不願意,於是先跑到山裡,再到了外公家躲藏,想盡方法想要躲避婚姻的枷鎖。 
 最後,在家中排行老三的馮月英,仍逃不過家人的期望,嫁給丈夫。婚後的馮月英,跟著丈夫到部隊,參加體能訓練,每天升旗降旗,跑步運動,吃饅頭,吃大鍋飯。 
 後來,因為丈夫工作關係,轉調至台北。她便跟隨丈夫搬至台北,不懂國語、台語的馮月英,初到臺北苦頭吃盡,加上其原住民身分,在工作上處處碰壁。 
台北討生活不易 身兼多職 
 她說,「臺北不是人住的地方,除了語言,還包括生活上的各種壓力,剛到的前幾天她幾乎每天以淚洗面,但老公則在旁不斷安慰,既然來了,就只能忍耐,不然,我們回到萬榮,還能做什麼?」 
 馮月英說,為了家庭,別人說什麼她就跟著做,盡到「妻子及媽媽的責任」。為融入都市環境,馮月英四處上課,從與人比手畫腳對話到學習國台語,不僅為了家庭及工作,也為了當委屈再度來臨時,可以回應對方的欺辱。 
 由於四個小孩接連誕生,丈夫的薪水並不足以撐起一個家,於是馮月英身兼多職,除了正職工作外,還兼負「保姆」一職,協助工作主管料理家庭,夫妻倆吃苦耐勞,終拉拔四名孩子長大。 
先生九十餘歲高齡辭世 
 在臺北生活超過卅年,十二年前,因為丈夫身體機能漸失,馮月英與先生回到萬榮老家,靠著簡單的生活,照顧中風的先生,直到三年前,先生以九十餘歲高齡辭世。她說,「雖然自己的人生吃盡心酸與甘苦,但現在兒女已成家,也有九名孫的陪伴,孩子也會為了自己的生活打拚,這樣就夠了」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