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10-25
陳家長難忘在南濱用麻袋裝砂擋水
花蓮市清潔隊 績優資深人員獲表揚
分享至


 

記者陳盈貞/報導 
 榮獲資深清潔人員表揚的陳家長(圖,陳盈貞/攝),在花蓮市清潔隊服務近三十二年,他分享工作的心路歷程以及近年的工作變化,並呼籲民眾要認真做分類,互相協助、維護市容。 
 擔任保養廠長的陳家長說,近期以保養清潔隊的車輛為主要工作,曾任收垃圾夜班的班長,負責分配夜間人員調動;也做過割草、處理水肥等工作,他笑說,當時因為年輕不懂得喊累,就拚命做。 
 現年五十七歲的陳家長,原先在桃園的製鞋業工廠工作近兩年,後來因工作不穩定,加上父親年邁、需要照顧,他決定回鄉工作,並透過朋友介紹,加入清潔員行列。 
 陳家長分享從事清潔員工作,印象深刻的故事。他說,以前南濱公園是防風林,為協助工程擋水,需用麻袋裝砂堆疊,完全人工操作,他說,無法想像當初是如何完成任務。 
 某年的颱風也讓他印象深刻,因風雨過大,造成民禮國小附近的堤防崩塌、水灌進花蓮市區,他說,當時清潔員全員出動,每天從早上六點做到晚上八點,趕工近一個月,並調動大型機具協助清理,只為盡快恢復市容。 
 陳家長提及近年清潔員的工作變化:以前收垃圾要繳費,所以大部分居民都會自行處理枯枝、落葉,做掩埋或焚燒,現在清潔費繳到自來水公司,多數居民也惰於處理垃圾,垃圾量也越來越多。 
 曾任夜班垃圾車司機的陳家長說,以前居民把垃圾裝在桶子,並放在門口,由清潔員逐戶拿到垃圾車丟棄,隊員一晚要跑上幾百公里;加上以前沒有垃圾壓縮車,每包垃圾都是人工堆疊,時常從晚上八點工作至凌晨四點才完成工作。 
 他說,有時候放置在外的垃圾會被貓狗咬破,隊員為盡早完成工作,便徒手抓垃圾,時常被叉子或牙籤劃傷,僅能敬業完成。後來居民開始使用垃圾袋,以及九十五年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才減輕清潔員的工作負擔。 
 陳家長說,收完垃圾會再次送到回收場分類,因少數民眾沒有分類,一旦送到焚化場,被檢查出垃圾含回收物,會被退回並罰款。他呼籲民眾,希望居民把垃圾分類當作舉手之勞,相互協助、不亂丟垃圾以維護市容。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