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道田
正逢大學畢業新鮮人的年紀,八十二年次的盧旻易不是上班族,而是「鏢手」。曾鏢到重達二○九公斤的黑皮旗魚,榮獲南澳旗魚季第二大尾獎,他期許今年能更精進、得到更好的成績,並繼續磨練鏢旗魚的技巧。
二十三歲的盧旻易說,他從十七歲開始隨父親出海,當時主要是父親捕魚,他負責開船掌舵,在一旁學習父親鏢旗魚的技巧,並思考要如何「實作」、練習鏢旗魚。他說,起初以鬼頭刀跟雨傘旗魚作為練習,常會遇到出鏢時,明明有瞄準旗魚,卻沒有鏢中的狀況,僅能多練習、精進。後來盧旻易的父親,找來著名鏢手、鏢旗魚達人陳永福教導盧旻易,讓他從中學習技巧。盧旻易說,學習他們的鏢法、出鏢時間點以及如何瞄準旗魚,對他幫助很大,也可以精進自我技巧,不懂就問,慢慢修正自己的鏢法。
盧旻易也分享他的捕魚故事,他說,自己曾在三仙台跟烏石鼻之間的海域看到旗魚,雖然追上去,但還是因為距離太遠,沒有辦法鏢,只好選擇放下鏢,尋找下個目標,結果連續出現十四條旗魚,卻一條也鏢不到。
他說,鏢不到魚可能是運氣不好,或是旗魚因為潮水的關係,流動的速度比較快,加上要鏢的距離太遠,自己還無法掌握,只能選擇放棄,錯過十四條旗魚,他感慨道,這大概是捕魚中「最慘痛的經驗」。
經過不斷練習、精進鏢魚技巧,盧旻易從去年開始正式站上鏢台,鏢力士旗魚,他說,現在鏢旗魚的姿勢還在學習、調整當中,會繼續找到更好的方式鏢旗魚。
盧旻易說,有次與父親出港,遇到一條很大的黑皮旗魚,當時立即反應就是去追捕、捕撈,他與父親成功鏢到旗魚後輪流拉鏢繩、輪流掌舵開船,歷經四小時之久,隨後他與父親看到船邊的旗魚,大吃一驚,是條重達二○九公斤的黑皮旗魚。
回憶起第一次鏢中的「黑皮旗魚」,盧旻易表示非常緊張、興奮,被鏢中的旗魚受驚嚇,快速拉著鏢繩下沉逃跑,等到旗魚失去力氣,才慢慢拉回。他說,他與父親用盡力氣也拉不上來,最後借助「滑輪」吊起才順利完成任務。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