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慈濟科技大學九月七日至九日舉辦一○五學年度新生入學輔導,包含五專、二技、四技及研究所,共八百七十四名新生,其中有二十名外籍學生與交換生,註冊報到率高達九成三。
大部分新生多是首次離家求學,父母親專程陪伴孩子,熟悉校園與宿舍環境,更有全家總動員,關切之情溢於言表。特別的是,新生一抵達學校,就有學長、學姊協助搬運行李,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也熱情接待,緩解新生忐忑不安的心情。
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新生黃彥寧,是馬來西亞籍外籍生,成績足以申請馬來亞大學,卻堅持跟著兩位哥哥黃彥安、黃彥宇,都是慈濟科大科管系學生,一起到臺灣求學。
黃彥寧表示,趁年輕出國體驗,看看不同國家的教學方式,才能學習不一樣的思維,甚至,提前借閱醫放系教科書,適應繁體中文教材。
五專護理科一年級新生高彭奕韶,是台東排灣族原住民,期待把護理技術用來照顧阿公阿嬤,希望爭取日本交流的機會,瞭解國外的長期照護。
擔任警察的爸爸彭德昌表示,慈濟科大規定穿制服、宿舍管理都非常好,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學習獨立。慈濟科大錄取原住民專班五專護理科的一百名學生,不但五年的學雜費全免,不用負擔住宿、伙食、服裝、書籍費用,還能每月領取三千至五千元零用錢,畢業後,直接進入慈濟醫療體系服務。
學校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由校長羅文瑞與各系主任,親自與家長面對面座談。
全校推動各系業界實習 每年出國交流學生多達二百五十人
羅文瑞表示,目前每年出國交流學生多達二百五十人,希望學生不要只侷限在台灣的學習環境,應多看、多聽、多學。
尤其全校推動各系業界實習,希望學生呈現四年所學,才能「畢業即就業」。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陳紹明表示,這是慈濟辦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只要有利於學生學習,學校創辦人證嚴法師都支持,對弱勢學生的照顧更是不遺餘力。
慈濟科大特有的慈誠懿德會,是許多家長讓孩子離家求學的主因,超過七百位來自各地的慈濟志工,每月到校關懷學生近況,親自登門拜訪家長,持續不間斷地關懷與陪伴,與學生的互動亦師亦友。
這群慈誠爸爸、懿德媽媽,從以前的書信往返,到現在開Line群組、臉書留言等,學習用年輕人熟悉的3C科技,跨越年齡代溝,積極地與孩子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