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台東新聞

台東新聞

2016-10-26
以小老人服務老老人 邱珠妺廣學技能服務老人
分享至


圖:邱珠妺(圖左)學習各項技能,樂於服務老人。(臺灣故事島/提供)
 

記者蕭道田/報導 
邱珠妺青年時期離開台東,到臺中求學就業,從事將近二十一年的護理工作,包含健保、社會福利、藥品採購等。因為家人關係,她在民國八十九年回到台東關山,並利用所學,持續在老人日間關懷站、愛德護理協會等單位學習及服務。 
身為布農族的邱珠妺說,她的曾祖父為漢人、曾祖母為布農族人,這樣的身分,在以前布農部落都會被歧視,認為她不是真的布農族。邱珠妺的父親為想改變現況,讓她在海端國小念書,後來就讀台東農工,畢業後即到台中繼續升學。她說,在台中畢業後,就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擔任護理工作,一做就是二十一年。她在工作期間遇到許多挑戰,邱珠妺說,民國八十四年,開始有健保業務,副院長便指派她去接管,對她來說是完全不熟悉的業務,僅能努力學習。 
她曾任健保業務、批價掛號的業務,以及藥品採購,她說,藥品採購挑戰最高,因為很多廠商想要進入醫院採購部門,會提供許多「誘惑」,她表示非常感謝當時先生的提醒,不能拿任何醫院廠商給的東西,守住原則。工作期間,邱珠妺也遇到民國八十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她說,隔年副院長就請她去做社工,從事社會福利的工作,邱珠妺也開始自己的社福生涯。 
「寧願做愚人,也要做很多社會福利的工作。」邱珠妺說,當時院長以這個理念,成立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開始設立老人日間關懷站、關懷據點、原住民委員會的老人日間關懷站等。她說,從事社福工作前,需要進行很多訓練。像是到日本學習老人機能活化運動、醫院療法的課程。她表示,台灣的其中一種醫院療法,是以聽音樂作為休息,日本則是將音樂結合身心功能的訓練,跟台灣課程有差別。 
邱珠妺也有做居家督導的部分,深入部落,最遠到信義鄉、仁愛鄉,她說,夏天還要帶衣服、棉被,怕路不通,要在山上過夜,但自己蠻幸運的,都沒發生這些事情。她也感謝家人的支持,像是先生放假時,都會跟邱珠妺一起去山上服務。邱珠妺在帶老人做活動時,回想她的生命歷程,她說,覺得上帝早就讓她準備好,把當護理人員、健保等職務經驗結合在一起,就更有說服力,像是教老人如何保養身體、正確的服藥或做運動等。 
民國九十七年,邱珠妺的姑媽、姑丈年紀大,希望她搬回台東。邱珠妺在隔年搬回台東關山,她認為自己不該浪費所學,積極參加老人關懷站,還有愛德婦女協會課程等,也在台東身心障礙家長協會,照顧身心障礙的朋友。她說,聖經裡提到,「在母胎時,已經鋪好之後的道路」,邱珠妺感觸極深,也非常認同這個道理,上帝知道她要做老人服務,所以在臺中的護理生涯中,讓她學習許多必備的能力,即使離開台中,仍一直在從事服務工作。有人告訴邱珠妺,她的頭髮都變白,卻仍在服務。她則回答,現在自己是「小老人服務老老人」,也是未來趨勢。她也呼籲所有長輩,平常要動,不動的話,身體就會加速退化,只要願意動,身體就會健康。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