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吉安鄉代會昨天召開第二十屆第四次定期大會,由主席徐德文主持,鄉長黃馨進行鄉長施政報告,並率一級主管共同前往備詢及答覆。開議時,鄉代會主席徐德文提出,吉安鄉明(一○六)年度歲入增加百分之三十二,歲出增加百分之三十六,希望鄉公所量入為出,好好規劃鄉政建設,善用人民納稅的血汗錢。
吉安鄉長黃馨針對吉安鄉公所近半年來的施政,進行說明。她表示,這半年在各代表支持與監督下,公所兢兢業業、排除萬難逐步完成各項建設,雖財源拮据,時感掣肘難行,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挹注,讓鄉政建設在原有規劃下,逐一實現。
南海一到四街
淹水問題已改善
向中央爭取「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徹底解決長期淹水問題。黃馨說,鄉內南海一到四街地區因西邊地勢較低,每逢大雨即引發水患,在海岸路的該區段上,以下水道方式興建聯合排水應急工程,今年八月底完工,從尼伯特等四個颱風侵襲觀察,完工後,的確改善南海一到四街淹水問題。
推動海岸路南段排水改善
南海四街至八街社區排水改善,已爭取經費四千八百萬元,由縣府執行辦理設計中,預計明年施工,完工後期能改善海岸路南段淹水問題。
南海四街東西向截流箱涵,長度八百公尺,經費三千九百萬元,由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執行,將海岸路淹水情況透過橫向分流方式,分流至花一九三縣道南濱路一段聯合排水濱海支線,由聯合排水匯入吉安溪出海口排向太平洋。
接續南海一街聯合排水上游段改善,長度七七○公尺,經費二千五百萬元,由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發包興建,目前施工中。
她強調,吉安鄉內排水錯綜複雜,如三支排水,係屬灌、排兩用的溝渠,事權單位跨越不同機關單位,將再請中央協助,召開中央跨部會協調會勘進行改善。
在爭取道路開闢及拓寬,解決道路交通瓶頸。黃馨也提到,辦理吉安鄉中原路(中央路以西路段)拓寬工程,第一階段地方配合款,計四千二百九十八萬多元的經費中,縣同意補助款百分之七十,後續將盡速辦理價金發放作業,以期早日解決道路交通瓶頸,貫通整體路網,促進區域發展。
另鄉內一九三縣道拓寬案,由縣府辦理,工程已發包。她提到,在本次工程範圍內,道路下水道將一併改善,早日完工解決地方交通及淹水。
接續人本環境改善
人本環境營造計畫改善工程,黃馨說,內政部營建署一○五年度「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核定補助計吉安鄉中山路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工程二千萬元整,與吉安鄉特一號道路人本環境串連改善工程(規劃設計暨工程案)九七五萬三千元整。
有關推動殯葬部分,黃馨說,慈雲山納骨櫃至今年九月僅剩一一五一櫃位,為解決日漸飽和問題,提供環保多元葬政策,在慈雲山示範公墓,設置環保植葬示範園區,已有九十二位施行植葬。
她說,後續為紓解供不應求的現況,針對慈雲山殯葬園區,將進行先期調查性評估,評估適合興建納骨櫃位置區塊,及已禁葬園區,繼續綠化推廣樹、植葬,讓整片山頭回歸山林。
規劃生態公園、資源回收場
吉安鄉近達十萬人,每月平均清運量約一千二百公噸,環保業務與日俱增。黃馨強調,為使環保工作順利推動,將改善清潔隊工作環境,目前辦理公有地用地協調取得,預計在四點五公頃的生態環保教育園區內,規劃生態公園、資源回收分選場、廚餘回收場、巨大廢棄物處理場等,除能改善環境,還可落實教育生態功能,結合公園綠地提供給所有鄉親使用。
黃馨說,鄉政建設刻不容緩,一本初衷,以地方平衡發展為前提,在有限資源及人力之內做最有效之運用,落實十七項施政藍圖,並持續推動各軟硬體建設,符合並創造鄉民的需求與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