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花蓮市民代表會第二十屆第四次定期大會,昨天市民代表蔣邦法、傅國淵、魏鈺晟、魏嘉彥、黃達祥、吳東昇等代表分別針對花蓮市政建設提出質詢與建言。
蔣邦法:加速進行新興路拓寬工程
蔣邦法代表關心美崙地區計畫道路興建工程,因為這攸關美崙地區民眾進入市區的便利性。他指出,大陳社區(民意里)有三條計畫道路,隨著十六股大道完工通車後,新興路拓寬工程也應儘速進行。此外大陳社區靠近榮家的路段,榮家圍牆已退縮,但是道路開到社區後方的民光菜市場卻又縮減寬幅,希望能夠截彎取直,直通尚志路,這是計畫道路請快處理,讓民政、民運、民孝、民享、民里里民進出花蓮市區不用再繞道而行。
傅國淵:八堵毛溪久未清淤致淹水
傅國淵代表表示,十月七日受到受艾利颱風外圍環流強降雨影響,花蓮市連續降雨不斷,造成花蓮市多處淹水,花蓮市國福社區因八堵毛溪水勢高漲導致嚴重淹水,國強抽水站蓄水池也一度接近滿溢,魏嘉賢市長當天也親自到場視察,要找出淹水問題,主要是因為國福里很多地方都沒有排水溝,再加上花蓮縣政府與第九河川局針對八堵毛溪久未清淤,導致一場豪大雨,水量無法順利排入美崙溪,最後倒楣的是國福里民。傅國淵請教魏市長,市區接二連三的淹水,責任應該歸誰?
此外,傅國淵也質疑,花蓮市主字里一帶接二連三的淹水,或是人孔蓋冒水,是否是因為自由大排底下的涵管有被阻塞,因為根據南濱抽水站資料顯示,近期幾次的豪大雨,抽水站機組運作都正常,且水量並沒有到達抽水站前池,也未達警戒線,但是雨水卻已經從前方重慶路面人孔蓋湧出,希望相關單位徹底找出淹水問題。
市長魏嘉賢表示,最近接連颱風、豪雨,讓花蓮市不斷發生淹水情況,凸顯花蓮市排水基礎設施不足之處。他強調,要改善大花蓮基礎建設與排水設施不足的情況,非花蓮市公所一己之力可完成,盼望中央能夠及早提撥經費,改善花蓮市排水設施,徹底解決花蓮市纏綿數十年的淹水惡夢。
魏鈺晟:仿效日本熊本熊 創意行銷
陸客急凍,再加上政府新南向政策的牛步化,導致許多觀光業者撐不住,出現倒閉潮,魏鈺晟代表希望花蓮市所能夠在既有的四大商圈基礎上,多舉辦一些創意行銷活動,例如仿效日本吉祥物「熊本熊」的行銷方式,花蓮市也設計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物,所有的活動行銷或伴手禮都以此為設計發想,提升觀光產值效益。或是邀請國內外知名比賽、節目到花蓮市舉辦,由花蓮市公所作為協辦,辦理演唱會、歌唱、街舞、街頭藝人等比賽,讓花蓮市充滿活力動能,增加對外的曝光機會。
黃達祥:排煙檢測站製造空污和噪音
黃達祥代表表示,位於美崙民生路與吉林路口的花蓮縣環保局動力計排煙檢測站,每次為檢測大卡車的排氣,卻因此製造大量空氣污染和噪音,附近民眾苦不堪言,多次陳情卻無任何解決之道,希望市長魏嘉賢能儘速和花蓮縣政府環保局討論,此檢測站是否有遷移計畫。
市長魏嘉賢表示,公所也接獲民眾相關陳情,並已和環保局研商,希望能儘速爭取相關經費和土地,進行遷移計畫,還給居民一個安靜、乾淨的居家環境。此外,也將針對委外公司在噪音防制、空氣污染方面能做到最妥善的改進。
吳東昇:舊市區狹窄髒亂 應推動更新
吳東昇代表首先展示從花蓮市區遠東百貨上空空拍的景象,質詢花蓮市老舊市區多處巷弄狹窄,路寬不到兩米,萬一發生火災,消防車和救災人員要如何進出?此外,花蓮市福德段搭建的鐵皮屋,環境更是髒亂不堪,縣府和市公所任由這些民眾住在生活機能很差的環境裡,區域內的排水設施也很老舊,希望公所能會同相關單位提出改善措施。
吳東昇指出,根據內政部營建屬都市計畫法第六十三條「舊市區之更新:直轄市、縣(市)(局)政府或鄉、鎮、縣轄市公所對於窳陋或髒亂地區認為有必要時,得視細部計畫劃定地區範圍,訂定更新計畫實施之。」意謂花蓮市公所是可以參與都市計畫審查,但是為何花蓮縣的首善之區花蓮市長卻不是都市計畫委員之一,這樣要如何改善老舊社區的排水設施?
市長魏嘉賢說,部分老舊市區早期都是搶建過程造成巷道狹窄,如果花蓮市公所無法積極參與都市計畫審查,很難和都委會反映花蓮市的需求。因此,他認為,花蓮市公所應該要能加入都市計畫委員代表,否則例如林森路和重慶路這樣狹窄雜亂的居住環境,市公所根本無法提出解決方案。
魏嘉彥:建立24小時運動場 提供紓壓
魏嘉彥代表則是建議市公所在中山公園,和中山路國安郵局旁的自由廣場兩處地點,是否可增設籃球場,提供青年朋友一處正當運動休閒空間。他表示,自由廣場是花蓮市區的精華地段,但是卻沒有妥善利用,廣場中間一根根的原住民意象,有民眾反映感覺像是插香拜拜、觀感不佳。此外,目前自由廣場僅好市集在使用,希望能提高使用效率與產值。
魏嘉彥建議,可仿傚高雄市有一座二十四小時的運動場,裡面至少有十五座籃球場,是高雄市政府與企業合作認養的案子,一方面可以提供民眾運動場空間,另外也可以消耗年輕人的旺盛精力和熱血,避免因為無聊而待在家裡網路成癮,或是成為飆車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