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來自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豐南社區發展協會,昨天在「一○五年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成果展」上,帶來令人垂涎欲滴的創意米食料理。理事長王俊傑說,這是多年來推動社區營造、喚起居民環境意識,甚至主動力行友善環境,捨慣行改有機,分段封護溪等,近年更推出品牌「哈拉米」,並研發部落風味餐,吸引遊客來體驗。
花蓮縣文化局藝文推廣科長陳櫻分指出,豐南社區擁有花蓮縣唯二登錄文化資產的文化景觀百年水圳「吉哈拉艾」。百年前部落先組順應海岸山脈地形開闢的壯闊梯田景觀、沿山壁開鑿引水灌溉梯田的水圳系統,及在地族群傳承使用自然資源的傳統智慧,深具有文化意義。今也成為社區推動有機農業及部落體驗的重要資產。
居民組成以佔六成以上的阿美族、其餘也以客家人為大宗的豐南社區,在民國八十三年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以來,積極辦理活動,凝聚居民情感。後來富里鄉農會推廣銀川米有成,搭上重點部落計劃的支持,更有在地的百年水圳「吉哈拉艾」登錄文化資產。居民開始捨棄慣行農法,恢復祖先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友善環境的農耕,王俊傑說,近年來發現螢火蟲都回來了。
近二年打出慈心有機認證的在地米品牌「哈拉米」,雖有耕種人力不足、地理環境的限制,造成田地維護管理不易,收成至今仍未打平,但社區仍積極結合在地豐富作物生態,如洛神、紅藜等,研發出許多創意米食料理如捏捏飯、米布丁、菜脯米餅乾等料理,作為部落風味餐(見左圖;謝宗璋/攝),搭配協會規劃的社區體驗遊程,吸引遊客來。他們更號召懷抱專長者來換宿,為社區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