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消防局、東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昨日下午在慈濟大學教傳院前草皮、花蓮慈院急診舉辦「毒化物大量傷患演練」,模擬化學槽車物質外洩導致周邊民眾受傷,造成大量傷患至花蓮慈濟醫院急診就醫,過程宛如生化危機真實上演,相當逼真。
衛福部東區緊急醫療應變中心執行長賴佩芬表示,由於東部較少工廠,毒化物災難事件極少發生,但萬一發生,對生命財產的傷害往往很巨大,因此定期舉辦演練,保障東區民眾的安全。
花蓮縣毒性化學物質急救責任醫院,目前僅花蓮慈濟醫院及門諾醫院,由於花東地區毒性化學物質運作量不大,鮮少有相關事故發生。為強化突發事件應變作業程序,辦理運輸槽車事故導致大量傷患的演習。
賴佩芬說,這次演習的背景設定,是一輛運送毒性化學物質的槽車發生交通事故翻覆,載送的毒性化學物質因槽體破裂洩漏,導致當時有二十多名在抓寶可夢的民眾及學生,遭到洩漏的液體潑濺。消防局已派遣多部車輛前往搶救,醫療人員也已經前往現場支援,預計將有多名傷患送到鄰近的花蓮慈濟醫院。
賴佩芬強調,事發後,將在三十分鐘內立刻架設除污帳及封鎖線,並依照檢傷分類,為傷患處理救治,她也強調,真的發生化學意外時,民眾盡量保持冷靜不可四處奔走,免的汙染擴大,自行處理傷口也有風險,「有些化學物質碰到清水反而會發熱」最好還是等到醫療專業人員來處理。
演習過程中,工作人員相當投入,全副武裝身穿生化防護衣,有些人扮演輕重傷程度不等的病患、並與衛生局直接視訊連線,甚至連後續圍觀民眾鬧場、拍照干擾現場等情節都設想演練,相當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