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濱/記者葉文杰報導
豐濱鄉民代表會第20屆第4次定期大會昨天召開,鄉長劉靜芳率鄉公所團隊前往提出施政報告。劉靜芳強調,除攸關民生的各項建設外,鄉公所更特別結合族群技藝與文化推廣部落產業,希望為鄉親找到適合發展的特色與商機,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劉靜芳表示,台灣氣候在今年創出許多新的紀錄,包括平地降雪、史上高溫、強烈降雨等,不只帶來災害,也打壞了道路與侵蝕鄉親家園,在極端氣候將成為未來常態時,如何學習調適與極端氣候共存,成為施政中的全新課題。
9月以來莫蘭蒂、馬勒卡、梅姬與艾利等颱風接踵侵襲,造成豐濱鄉路樹傾倒、產業道路多處崩塌,鄉災害應變中心執行預防性撤離近300人次,所幸雖有硬體上的損壞,但人員均平安度過危機。
豐濱鄉今年起加強垃圾清運,嚴格執行垃圾分類,105年5月1日至105年9月30日止,共清運垃圾173.28公噸,相較於103年同期261公噸及104年同期214公噸的垃圾量,顯示垃圾不落地及強制分類措施的成效顯著。
半年來,鄉公所積極執行各項基礎建設工程,105年度編號鄉道及市區道路重要路段養護工程採開口契約採購案執行,簽核辦理道路養護及災害搶修7次,災害搶修搶險開口契約採購案,辦理災害搶修8次。另豐濱鄉都市計畫雨水下水道清淤工程,已於6月20日完工,其他如港口村大港口道路改善工程、各村基礎設施工程、以及農路改善等工程等,均已陸續完工驗收。
建置無線寬頻
啟動部落優質網路
其他如豐濱鄉豐仁段公有建物改善工程、豐濱鄉議事大樓修繕及設備工程、猴子山農路災修工程、豐和號周邊棧道修護延伸工程等都自測試中。另建置豐濱原住民族部落無線寬頻,也啟動部落優質網路,如向原住民族委員會爭取在港口部落建置無線寬頻5個室外地點等,使鄉民能在數位時代,跟上時代腳步,享受資訊時代所帶來的方便性與快速性與普及化。
劉靜芳說,豐濱鄉位在太平洋左岸,多元族群是文化的優勢,各族系逐漸建立部落營造的觀念,為家鄉找到最有利的發展方向,展現部落各自的特色與產業。這些年來,豐濱鄉漸漸打響知名度,從天下第一鍋、第二鍋、秀姑巒溪山海百樂傳唱、夏至太平洋賞鯨生態之旅,乃至中國大陸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中國-東盟(百色)現代農業展示交易會、南寧市國際民歌藝術節「綠城歌臺」與受邀參加武鳴縣「壯族三月三」歌墟暨駱越文化旅遊節開幕式等,都是將豐濱原汁原味的原民歌舞充分展現。
部落傳統生態智慧
轉換成旅遊亮點
在縣政府的支持下,豐濱已將旅遊市場的軟硬體實力,從部落傳統生態智慧轉換成具市場魅力的旅遊亮點,成功打造6大部落的亮點,而為改善及彌補東海岸部落旅遊交通不便的問題,主動出擊,把Palafang巴士直接開到部落,也將遊客直接帶到部落消費,增加在地停留時間,創造部落旅遊新藍海,在東海岸水璉、磯崎、新社、復興、港口到靜浦部落,其中六大部落,豐濱就占五個。
從磯崎村老鷹的家開始,攀樹體驗、部落導覽、故事分享等,再到新社復興部落,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榮登文資保護,而知名藝術家杜瓦克.都耀和陳淑燕老師的巴特虹岸手作坊-光織屋到港口部落的文化導覽;以及靜浦部落無菜單餐廳陶甕百合春天、太陽廣場等,為部落增加地方商機,這些全台獨樹一幟的獨特遊程,成功與現有市場做出區隔,吸引遊客探訪遊玩並刺激在部落消費的慾望。
在鄉公所爭取下,目前已將二個特色郵筒放置在磯崎村與新社村,另將豐濱村商業區街道活化、親不知子海上古道工程等,建照正在申請中,未來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