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宏聲/報導
縣議會第四次定期大會縣府各單位工作檢討,九日繼續進行審議民政處、原住民行政處、消防局、環保局、行政處等五個單位的議程。發言的議員提出探討議題仍以環保較為熱門,發言的議員有王飛龍、張全馨嵐、高美珠、林參天、章正輝、翁麗吟、林琮翰、陳宏宗、洪宗楷、陳志峰、林秀信、方賢仁、尤忠正、黃天德、謝賢裕等人。
公共工程配料
議題包括台東縣垃圾處理問題,經與高雄市協議自明年一月一日起送到高雄垃圾焚化場代燒,但附帶條件是每代台東燒一公噸的垃圾,台東需運回一點八公噸的垃圾底渣。雖然縣環保局解釋垃圾底渣又稱為「再生力量」,可作為公共工程的配料;但根據專業人士透露,一公噸的垃圾燒完後僅產生零點二五公噸的「再生力量」,為什麼台東送一公噸的垃圾去燒,需運回一點八公噸的垃圾底渣,令人質疑。另底渣是否安全不致造成環境和人體傷害,運回台東放在何處,有沒有經過環保評估,都令縣民疑慮。
不願接受底渣
台東垃圾運到高雄垃圾焚化場付費代燒,一公噸的垃圾需運回一點八公噸的垃圾底渣回台東,是否因委託代燒垃圾的其他縣市不要底渣。高雄垃圾焚化場才超量送給台東去消化,環保局把垃圾底渣運回台東將安置在何處,由於一般民眾對垃圾底渣的安全性仍有顧慮。可能任何鄉鎮市都不願接受,有議員建議放置在台二十六線打通工程因屏東縣作梗而未能繼續施工路段,目前沒有人居住的空曠處,才沒有反對的聲音。
遊客深入部落
此外,今年南島文化節熱熱鬧鬧辦過了,但因事先宣傳不夠,部分部落根本不知情,無法配合把當地特色的文創產品,藉活動介紹給遊客,非常可惜。議員高美珠建議今後辦理類似大型活動,最好誘導遊客深入部落去体驗各族群不同的文化習俗,藉機推銷周邊的文創手工藝品,讓遊客選購作為伴手禮送親友或留作紀念。不僅藉以宣傳部落文化,也可活化原鄉的經濟,而不是演出幾場歌舞或是展示木彫、十字繡就算成果,對原鄉的產業、經濟都沒有幫助。
未來台東論壇
還有寶桑教育基金會日前舉辦一場未來台東論壇,針對防災救災議題探討台東重建之路,與會人士紛紛提出非常具体和專業的見解。包括由中央成立救災總署專責防災和救災,中央應整合及協助地方救災,購買大型救災機具等設備,救災觀念應從部落開始,地方與中央聯繫上要有效率等,都可供相關單位針對救災人力及設備參考和作一次檢討。今天的議程,將審議地政處、觀光旅遊處、農業處、文化處、人事處、政風處等六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