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合作社成立於一○一年,位於台東市富豐里,地名「石川」同時也是日治時期阿美族石山社最後的定居地,現稱「石山部落」(如上圖:記者蕭道田/攝),合作社的創立即是由石山工坊成員發起成立基地。八○%以上社員為原住民,主要以承攬政府機關美化工程、文創藝術產業、消費、生產、運輸、勞動、關懷弱勢等工程為主,其它相關公益事業勞動事項為輔,提供協助及各類技術人力業務,以增加社員就業機會,以社員之收益,改善社員之生活品質及提升競爭實力為目的。
單位理事長宋博芳表示,部落裡有許多具有手藝的族人,且都為原住民婦女。在石山部落,有九位編織技藝卓越的原住民婦女,號稱「月桃九女」。她們可說是部落的種子教師,將其編織技藝傳授給新一代的部落年輕人,讓部落人才能夠延續。
另外,為了發展部落產業,於一○一年成立合作社,一○二年合作社開始製作草繩,穩定了的產品效益,每季配合耕作期回收的稻草,是合作社的成本支出,卻也產生了在地農民的邊際效益。用稻草製作的「注連繩」是日本每年都需要的民俗節慶藝品,來自日本的訂單為工坊帶來穩定收入,同時也提供按件計酬的工作機會,讓需要兼顧照護家庭的人,有效利用零散的時間學習技能,亦可貼補家用,合作社因此能夠擴散效益給更多弱勢族群。
宋博芳說,從一○六年開始,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合作社將執行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的培力計畫,此計畫的核心內容為「編織村」。編織村的概念涵蓋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主要是讓外訪遊客可以親自到石山部落深度旅遊,認識部落文化,參訪部落商店及DIY手作工坊,並品嘗部落在地美食風味餐。除此之外,合作社將發展生技產品,如:月桃面膜、月桃護手霜、月桃手工皂等;將月桃葉這項原住民的傳統農作植物,開拓出新的藍海市場。
勞動部台東就業中心吳玉敏主任表示,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合作社執行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三年,是高屏澎東分署台東轄區的績優單位之一;明年單位進階到培力就業計畫,將石山部落打造成為一個「編織村」,往多角化經營發展。
另外,台東因為地域廣闊,偏鄉工作機會少,唯透過勞動部多元方案及培力計畫的浥注,創造在地就業機會,才得以培育部落人才。未來,台東就業中心將會持續輔導有潛力的非營利團體發展在地產業,在台東各偏鄉角落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