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美學培力講座」最末場,邀請國內畫壇素有「水墨頑童」之譽的當代藝術家袁金塔(左圖;謝宗璋/攝),以其創作生涯座右銘「別人做過的,我不做」為講題,日前在乙皮畫廊暢談其水墨畫的跨界創作經驗。
袁金塔說,當年就讀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雖然專攻西畫,求學不分科的他廣泛吸納各種藝術媒材及思潮,後來卻意外栽入水墨畫的世界。
他對於國畫與社會、時代脫節感到相當困惑,認為藝術創作不應受到媒材侷限。
具有強烈牡羊座性格,保有赤子之心、凡是好奇是袁金塔的為人特質,他不安於單一創作風格,憑一己之想像力任意揮灑,結合在西畫所學的造型思維與色彩運用,畫出獨樹一格的作品,讓他成為備受期待的藝術新星。
一九七五年在畢業美展充分展現精湛寫實功力,獲得水彩第一名、油畫第一名、國畫第一名之「三冠王」頭銜。
作品具社會省思、生態關懷
袁金塔對周遭觀察細膩,感覺敏銳豐富,總是盡情投入創作,敢於做他人所不敢,不斷越界創作並超越領域,對他而言是創作的最大樂趣,猶如頑童般不受傳統藝術創作思維束縛,「別人做過的,我不做」正是袁金塔的創作信念,因此讓袁金塔在國內水墨畫壇上得到「水墨頑童」之稱號,作品風格有社會省思,也有對生態的關懷,及鄉土寫實等。
一九八○年代,台灣處於威權體制鬆動、民主運動蓬勃興起,袁金塔說,當時深感於社會驟變畸形、脫序,於是運用社會中常見圖像,以多重影像拼貼,結合水墨的暈滯渲染,複合的肌理、切割痕跡的處置與急促的線條,體現人群的焦躁不安與盲從、衝動。如一九九六年作品《換人坐(做)》,便以綜合媒材拼貼出許多「座椅」,反諷政治口號淪為上位者爭權奪利的工具。
立委徐榛蔚服務處副主任田嘉榮、立委蕭美琴助理陳思、花蓮縣書法學會理事長林岳瑩、花蓮縣花蓮粥會理事長余國強,在地藝術家張文暐、曾國偉、鄒瑞騰、黃瑞呈、林閒、陳秀菊等貴賓,以及許多愛好藝文的花蓮鄉親都到場參與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