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位於花蓮玉里、富里的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躍上兩年一度的「台北雙年展」。藝術家導演雪克日前完成的錄像作品《隱沒帶》,是一部企圖在台灣獨特地貌取景,以影像書寫台灣歷史經驗與現貌的創作。即日起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曝光,將展到明年二月五日。
雪克表示,台灣是在板塊的俯衝作用下形成的,異質板塊地層因劇烈運動而混亂交錯,製造出許多特異地貌。然而在國際位置上也同樣處於不同政治勢力板塊的台灣,曾經是中國、葡萄牙、荷蘭、日本海盜的聚集地,註定台灣人民是在不同意識形態的衝突下建構的。
興建於一九三○年代的花蓮玉里至安通段舊鐵道,橫跨歐亞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後因地震使這一帶地表破裂,鐵道因安全考量遷移,並整建為玉富自行車道至今。
這條橫越板塊交界的舊鐵道上,可追溯台灣在地緣政治位置上曾經歷過的轉折,讓人民在世代記憶中產生一種多元又斷裂的身分。雪克以不同時代的個人故事作為劇本素材,呈現台灣人的身分構成。
花蓮縣文化局為行銷城市形象、在地人文歷史特色,以及推廣在地文創產品,透過補助及協拍機制,強化本縣影視產業整體環境,吸引片商至花蓮取景拍攝。此次《隱沒帶》至花蓮取景拍攝,促進在地人士就業機會,也創造了以不同角度讓更多人認識花蓮的機會,使花蓮文化軟實力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