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劉炳熹於臺東新港基督長老教會服務,近年因房屋年久失修,期透過修繕、空間利用,讓新港教會重新活出新價值。他更舉辦營會,塑造一種良善的教育文化,期待孩子能夠學習愛自己、愛別人、愛家庭,也愛這塊土地。
生長在台北的劉炳熹牧師,政大社會系畢業後,及就讀台灣神學院。他說,台灣神學院畢業後,學生依照長老教會總會的規定分發至各縣市,二oo九年,劉炳熹被分發到台東成功服務,至今已第七年。
劉炳熹指著身後的新港教會說,教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歷經許多故事。早期開設成功鎮,當時擔任新港廳的直廳長間宮慎太郎,規劃成功漁港建設與街道,某日,日本政府要求其調職,間宮慎太郎選擇辭官、守護成功,並建設此建築。
間宮慎太郎過世後,此日本建築物變成公務員的宿舍。劉炳熹說,民國三十六年,新港人耳熟能詳的「老高醫生」高端立來到新港,將房子買下並整建,設立高安診所,於此行醫;隔年,高端立的父親高篤行牧師來到新港,利用候診室做禮拜,並命名為新港教會。
禮拜堂也歷經來自瑞士的神父,奉獻他們的人力與時間在這塊土地。劉炳熹說,新港教會富有成功鎮的醫療、政治與經濟發展,是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
劉炳熹說,當時看到新港教會,覺得很特別,一座歷經日據時代、戰後台灣光復、瑞士人的建築物,歷史資產非常特殊。
劉炳熹深信新港教會對成功鎮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具有意義的故事,便不斷思考如何修繕、利用。
劉炳熹說,此日本建築物已經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會漏水,颱風一來就會變成大災難,為改善現況,近一兩年嘗試從公部門的管道去做修繕,但因資源有限,所以無法有好的運用。
他說,有位在做歷史建築維護的維護師,願意成為教會的協助者,所以近期將會開始嘗試做修復,包括從歷史調查的研究、未來房屋空間利用等。劉炳熹說,一個對鎮上有歷史記憶的建築物,如果能被妥善修復,必定能帶動整個鎮的都市發展。
「這是屬於大家的故事」劉炳熹說,修繕與再利用新港教會應是成功在地人共同努力的目標,它不只有新港教會的故事,也是成功人的記憶故事。
期待大家一起見證一棟老房屋重新活出它的價值,也讓這個價值影響成功鎮,帶給更多人不一樣的回憶。
他說,教會在地方上扮演重要的社會責任,要如何保存重要的故事,可以透過教會推動、持續與更多人分享,不管是建築或是小朋友的教育工作、老人關懷等,都是劉炳熹服務七年來致力在做的事。他說,希望「通過歷史,通過未來,讓這些孩子有更好的未來」。
【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