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記者蕭道田
台東縣議會張萬生議員(如圖:記者蕭道田/攝)在台東縣議會第十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議程中針對進口核災食物的公聽會、台東垃圾問題,縣府到大陸行銷、原住民保留地鑑界等議題,向縣長黃健庭及相關局處首長提出質詢。
近期農委會針對是否放寬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輸台,舉辦十場公聽會,張萬生表示,為什麼要辦公聽會?過去從沒有過為了開放食品進口而辦公聽會,政府急急忙忙三天辦十場,政府若真的急於開放,起碼要讓民眾知道拿國民的健康換取到什麼國家利益。
據他瞭解,台灣能夠檢驗核災地區食品的大概只有「原子能委員會輻射偵測中心」有能力檢驗,一般的縣市政府根本沒有器具及人才來檢驗,如此要如何把關民眾的健康,讓他很憂心,就算台東擬訂「台東縣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可能也是「狗吠火車」,但他還是希望縣府要努力,不要讓核災區食品進入台東。
張萬生指出,台東運往高雄垃圾焚化場代燒的垃圾,必須把焚燒垃圾後的底渣運回台東自行處理,雖然高雄方面表示底渣經處理沒有毒性,屬「再生粒料」可作為公共工程的配料,但在未經相關單位檢驗確定無毒前,一般民眾依然怕怕而抗拒,據了解台東縣府初步計畫這些底渣運回台東,將放置在通往知本溫泉風景區前,面積廣達三十多公頃的新生開發地上,供公共工程使用。
張萬生希望,縣府多加宣導,讓民眾瞭解什麼是底渣,許多縣市都在使用,目前都是哪些工在使用,如此才能解除民眾的疑慮,降低反對的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