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蓮縣以Coding happy go為主題,日前參加新北市大觀國中舉辦為期三天的「二○一六數位教育博覽會」展示,太平國小以Coding來設計布農語歌謠學習的體感遊戲參展,復興國小則用3D列印出鋼琴外型,結合scratch的程式研發出可以彈奏琴鍵學習音階或創作曲子的音樂涼風扇,與來自全國八縣市各校師生相互觀摩學習。
展場中共計有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宜蘭縣、花蓮縣等師生參展,難得的一見的資訊大會師,提供全國各縣市師生最新科技融入教學交流平台。
花蓮縣教育處處長劉美珍表示,今年是教育Maker(創客)年,花蓮縣配合政策,在資訊方面規劃程式撰寫及Arduino的多場次研習及比賽,透過創意思考科技工具之使用,競賽活動與優良作品觀摩,培養學生運算思維及創作能力。
創客方面,與高師大合作成立Fablab-NKNU太平行星基地,並預計在花蓮縣陸續成立十所衛星基地。
此外,通過教育部自造教育示範中心申請計畫,在玉東國中成立基地,將資源帶入偏鄉,將全面推展自造者教育,為一○七學年度新課綱「科技領域」施行做好準備。
布農歌謠拆成一句一句
測驗正確族語發音
此次參展太平國小以Coding來設計布農語歌謠學習的體感遊戲,校長余貞玉表示布農族有舉世聞名的八部合音,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布農歌謠,所以把歌謠拆成一句一句,讓大家輕鬆跟著學,一方面傳承原民文化,一方面又可以學習布農語。
帶隊指導老師呂奎漢提到遊戲中會有測驗問題和運算思維結合,當民眾選擇正確族語時,畫面就會有回答正確及語音的回應,讓現場體驗的人各個融入情境式學習,彷彿進入布農族的部落,如果母語學習可以遊戲化及科技化,相信孩子們的母語一定很棒。
音樂涼風扇 將音階課程變有趣
代表展出的復興國小校長陳俊仁表示,學校內推展創客社團,師生利用假日在創客教室自由創作,這次展出的作品,以學校的原有發展特色│音樂結合程式撰寫,利用3D列印出鋼琴外型,運用scratch的程式彈奏琴鍵學習音階或創作曲子,音樂涼風扇大受學生歡迎,把枯燥無味的音階課程變有趣。
帶隊老師許雅玲表示,教育部長潘文忠也特別前來參觀,由復興國小學生負責解說,面對潘部長的提問,小朋友熟嫻解說,讓部長頻頻稱讚也肯定花蓮縣對資訊教育的推展扎實。
這次數位教育博覽會,展現花蓮推展Maker的精神,雖然位居於後山,而對於自造者教育推展不遺餘力,也將持續發展學生勇於創新的運算思維及培養解決問題的程式設計技能,發展出屬於花蓮在地創客教育風氣,透過資源共享有效帶動縣內學校自造教育基地建立創客師資,邁向未來大數據互聯網的嶄新學習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