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盈貞/報導
關山鎮農會昨日於關山米國學校舉辦「花東農遊趣,食材尋寶活動」,邀請當地長輩與鴻德幼兒園小朋友體驗「復刻版」古灶,燒材烹煮料理以及食農教育,不僅讓長輩回憶當年使用古灶場景,更讓小朋友嘖嘖稱奇。
早期農業社會使用古灶生火燒開水、煮菜的場景,不再只是記憶與課本教材內容。「復刻版」古灶不僅可以使用昔日木料當薪材,也能選擇現代瓦斯為燃料。活動中長輩回憶起當年使用古灶煮飯、燒菜情景,熱烈討論如何用木柴生火。
長輩帶領小朋友「七手八腳」利用風災後撿拾的樹枝,烹煮菜脯雞湯和炒青菜。
關山米國學校「校長」彭衍芳說,使用在地社區「蘿蔔銀行」所醃漬二十年的老蘿蔔及放山雞,放入老師傅製作的古灶中,利用柴火烹煮香濃又有古早味的老蘿蔔雞湯,相當美味。
關山鎮長輩帶領小朋友一起拌土種植蔬菜,先將泥土及培養土攪拌,種植蔬菜苗成為「蔬菜盆栽」,由農會人員協助依序懸掛,並佈置成微笑蔬菜意象牆。鴻德幼兒園中班的建穎說,要帶爸媽來看自己的蔬菜寶寶成長的模樣。
彭衍芳則指出,現在食安議題受到重視,藉由食農教育活動,從認識如何種植蔬菜開始做起,清楚食材的來源,讓食物從泥巴到嘴巴,體驗食材尋寶過程中的樂趣。
關山鎮農會總幹事陳秋英表示,規劃食農教育的目的,希望讓大人及小朋友都可從觸覺、聽覺、視覺、味覺及嗅覺,五感學習出發,從根本瞭解在地農業。她說,現在農業人口普遍呈現老化,期盼藉由從小認識農業,瞭解彼此的關聯性,更盼望能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