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陸客銳減,觀光業已活不下去了,尤其是花蓮縣是陸客停留住宿的必遊地區,堪稱是「第一級災區」,台灣業者今天九一二,號召二萬人到台北上街遊行抗議訴求,觀光立縣的花蓮縣相關觀光產業,因路途太遠,鐵路一票難求、公路交通不便,雖沒有動員參與,但業者的心同樣地與遊行業者站在一起,訴求政府重視,為讓業者的心聲與苦處表達出來,本報今天企劃本專題。(編者)
記者田德財/報導
面臨觀光產業目前的困境,花蓮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梁愛迪提出「花蓮深度旅遊」、「產業自我提升」兩大建議。
規劃單車導覽 研發特色料理
梁愛迪的「花蓮深度旅遊」建議說,以花蓮理想大地渡假飯店為例,長期以來致力於串連花蓮深度旅遊景點,舉凡規劃具人文色彩的單車導覽,帶領住客了解飯店所在的壽豐鄉日據時期移民村歷史意義,或研發花蓮十三鄉鎮在地特色料理。
例如富里鄉紅藜麵包、鳳林鎮桔醬牧草雞等,八、九月間配合政府開拓東南亞客源多次接待港、澳、馬來西亞、紐西蘭等媒體貴賓,此方向拓展觀光廣度也將花蓮深度旅遊發揚光大。
會議或尾牙旅遊 提供團體優惠
在國旅方面理想大地針對企業及政府機關團體,年底前來花蓮會議或尾牙旅遊,提供住宿及旅遊團體優惠方案,鼓勵國人多多安排花蓮旅遊行程,一起來提振花蓮的觀光產業,也期望政府多元開發花蓮觀光,非一味導向人潮擁擠的觀光景點區,而忽略提升花蓮旅遊深度所帶來的深遠效益。
加強外語訓練 強化競爭力
另外,「產業自我提升」建議上,以理想大地為例說,該飯店之所以能榮獲全球百大飯店殊榮,除了投資數十億的硬體設施外,最寶貴的資產則是飯店二百多位優良員工,飯店首重員工發展,教育訓練除廣推第二專長外,更加強外語訓練提升自我,培養在地觀光從業人員的競爭力,可以接待更多國際觀光客,也因此希望政府可以從當地教育體系發展出配套措施,創造產學合作的更高價值。
呼籲發展東部觀光交通運輸
梁愛迪呼籲政府重視近來觀光消長過程,並加速發展東部觀光交通運輸,鼓勵地方觀光產業發展深度旅遊與提升自我,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急湍中站穩腳步,共同為花蓮及台灣的觀光發展努力。
梁愛迪說,政府未來推動的東南亞旅客市場尚未有效導入時,全台觀光業面臨陸客市場萎縮的衝擊,可能影響近幾年花蓮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旅遊市場,大陸與東南亞的旅遊市場板塊消長,甚至可能動搖到花蓮基礎民生消費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