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6-12-05
富世琴聲悠揚 追尋同禮部落美好時光
農改場【尋原味】花蓮人廚房穿梭旅行系列
分享至


圖:訪客走入太魯閣廚房,大家動手將硬質玉米粗磨去種皮,或挑菜、搗玉米、分切肉類。
 

記者劉怡伶/報導 
花蓮農改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日前舉辦【尋原味】花蓮人廚房穿梭旅行系列│「太魯閣族廚房小旅行」,帶領消費者前往太魯閣富世部落,深入體驗當地的傳統樂音與高山飲食文化。農改場表示,希望透過部落深度體驗活動,讓訪客對太魯閣族文化留下深刻印象,也對所輔導原住民農產業有更多啟發;另今年最後一場次主題旅行,將探訪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廚房,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要把握機會。 
第三場【尋原味】,前往太魯閣口附近的富世部落,由當地歌勒文傳工作室馬邵.阿信,負責接待「太魯閣族廚房小旅行」,帶領訪客參觀傳統家屋、認識大同大禮的農耕與飲食文化、欣賞藤編工藝,並體驗傳統樂器口簧琴DIY及木琴演奏。 
馬邵.阿信為傳承太魯閣族的生活智慧與傳統文化,與女兒都姆恩.馬邵及家人共同經營工作室。都姆恩說,富世國小太魯閣傳統家屋,有著過去族人,在山上的生活概況,太魯閣的 Tam(爸爸或叔叔)是狩獵高手,Bubu(媽媽或阿姨)則善於織布與樂舞,她也說明,大同大禮部落從山上遷徙到富世的過程。 
另她也在工作室介紹各種昔日太魯閣族所使用的藤編器具,有各式大小背籃、魚籠、提袋、帽子等生活用品,訪客都紛紛讚嘆,藤編器具的巧思與手藝。都姆恩則說,傳統太魯閣族男子擅長藤編,因沒有兄弟,父親擔心藤編技藝失傳,家中三姊妹突破傳統,繼承藤編工藝,從最費力的上山採藤、處理,到編織教學與販售,全部都一手包辦。 
為讓大家認識大同禮部落的飲食文化,族人從山上採集各種食材,有飛機草(山茼蒿)、山胡椒、三腳貓(一種蕨類)等;現場花蓮農改場也利用機會,向族人請教傳統作物相關知識,作為原住民作物保種工作的基礎。 
訪客都第一次嚐到三腳貓,也說像帶有苦味的蘆筍,口感不錯。都姆恩則說「我們的菜,吃起來都苦苦的,藤心湯也是苦的、苦花魚是苦的,很少有特別調味」;Orip也表示「這是享受大自然原來最初的味道,也是樂觀知足的表現,沒有過度調味,反而突顯出每種食物的原味」。 
訪客走入太魯閣廚房,分組輪流學習料理各種食材。現場有挑菜組、搗玉米組、肉類分切組、玉米濃湯組、竹筒飯組,在與族人互動中,親自處理食材;其中,太魯閣族傳統玉米濃湯,作法是將硬質玉米粗磨去種皮,加入豬肉、綠豆等食材,一起熬煮,玉米吃起來特別香軟可口,大家讚不絕口,一個人可以喝下兩三碗。 
接著體驗太魯閣族古老樂器「口簧琴」、獨特樂器「木琴」。秀林國中張老師教大家DIY製作「口簧琴」傳統樂器,並示範如何吹奏,另也安排木琴體驗課程。都姆恩表示,木琴只有四個音階,音質好壞取決於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 
拿起棒子敲打木琴,聽著高高低低的清脆樂音,不論大小朋友,都感到非常的新奇與欣喜,紛紛表示「很獨特又令人驚奇的樂器」;花蓮農改場也歡迎,有興趣探索部落農耕與文化的民眾,要掌握機會報名參加今年最後一場次的主題旅行,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廚房,報名及相關訊息可前往「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粉絲專頁」查詢。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