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社會

花蓮社會

2016-12-06
森林護管 社區力量共同參與
共同遏止盜伐、濫墾等違法行為 逐步建構社區獨有「山林資源地圖」落實森林保護工作
分享至


圖:原委會已公告花蓮縣縣境為原鄉地區,推展相關林業工作,林管處與原鄉部落進行雙向溝通,並與慕谷慕魚護溪產業發展協會等六個社區結盟,進行山林巡守計畫。(花蓮林區管理處 提供)
 

劉怡伶/文 
花蓮林管處表示,轄區內所管轄林地,共計三十一萬九六一八點五七公頃,另轄管區外保安林地,及接管國有財產局移交國有林地,管轄國有林地面積近三十三萬公頃,佔全林務局各林管處之冠;林管處除持續推動護管工作外,也積極推動「社區林業」,引進社區協同巡護,除共同遏止盜伐、濫墾等違法行為外,未來也將逐步建構社區獨有的「山林資源地圖」,以各原鄉部落社區資源特色,落實森林保護工作。 
每人巡護面積 超過四千公頃 
 八十名森林護管員是所轄林地,現場最基層的人員。林管處說,由於所轄林地遼闊,現場實際狀況繁雜,護管員每個人平均責任巡護面積,超過四千公頃以上,遠遠超出每三千公頃林地,配置護管人力一名的規定基準,巡護業務執行壓力堪稱沉重。 
護管員要執行工作有巡視林野、防止災害發生;竊取或盜運森林主副產物的取締、調查、通報;擅自墾植或設置工作物的防止、取締及查報;火災的防救及擅自引火的取締事項;病蟲害及獸害的查報;非法獵捕、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放牧的制止;擅自丟棄垃圾、廢棄物或污染物之查報與取締;擅自採取土石或採礦之查報及制止;保管維護巡視護管裝備;協助宣導保林並與當地居民聯繫;協助森林遊樂區秩序維持及環境維護;放租地有無依約使用等工作。 
林管處強調,維護森林保護,絕不會因護管員人員短少,轄管面積廣,而有所懈怠,反而會更積極投入人力,組隊深入,並結合科技器材,在重要山區道路或貴重林木分佈區域,輔助巡視遏止不法。 
熱愛山林 也要能耐孤獨 
另護管員除要熱愛山林,與勝任潛藏自然危險的山區工作外,更要能夠耐住孤獨,並具備良好體能,相關備專業技能,如溯溪、結繩、攀岩、山難救助、森林火災防救與撲滅、地圖判釋等基本功,也必須每年接受訓練。 
與原鄉部落雙向溝通 
原委會已公告花蓮縣縣境為原鄉地區,推展相關林業工作,更需要與原鄉部落進行雙向溝通,讓大家了解認同林業政策。林管處說,今年度擴大推動,與中橫休閒觀光發展協會、康樂社區發展協會、慕谷慕魚護溪產業發展協會、阿美族社區營造協會、卓溪鄉古風社區發展協會、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等六個社區結盟,參與山林巡守計畫。 
推動社區林業計畫 
除持續推動護管工作外,推動「社區林業」計畫,是林業政策核心主軸的一環。林管處提到,汲取國外成功經驗,推動森林周邊的聚落或居民,能運用森林資源、獲取森林生態系的好處,進而願意自發性地維護森林,而非讓社區居民與森林隔離。 
發展永續森林生態系產業 
林管處說,讓社區惠益的內容,不只是木材本身,還包括果實、種子、毬果、副產物,及能協助居民發展永續森林生態系的產業,如生態旅遊,都是社區林業形式的一種;另為推展社區林業,林務局也頒訂「結合社區加強森林保護工作計畫」,希望藉由社區協同巡護,共同遏止盜伐、濫墾等違法行為,以加強森林保護工作。 
因花蓮縣全境均屬原住民地區,為突破現況,目前朝在地資源的瞭解與盤點為方向,將逐步建構社區獨有的「山林資源地圖」,未來將以各原鄉部落社區資源特色,落實森林保護工作。 
協同社區經營 開啟新活路 
另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長童春發,走訪部落社區後,他認為林務局現行「建立森林經營新夥伴關係:協同社區經營」理念,與部落間,是開啟一條又新又活的發展路向。 
花蓮林管處強調,所轄區域均屬原鄉地區,未來將持續擴大志工、社區、部落參與,並結盟登山團體等方式邁進;除引入國有林地周邊社區、部落等民間力量,與林務局既有的巡護措施,共同形成堅強的防護機制外,更要與社區部落共同學習、調適與成長,讓居民關心自己家園,採取合理行動,協助並保護森林資源。 
(花蓮林區管理處 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