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6-12-10
文創商店阿之寶 年底吹熄燈號
花蓮市中山路地標之一 轉型後的第一個提案募資計畫「老師傅的排版桌─新活字排版運動」
分享至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市中山路地標之一的「阿之寶」文創商店,決定年底吹熄燈號!負責人陳秀美表示,阿之寶轉型後第一個提案的募資計畫│「《老師傅的排版桌》│新活字排版運動」,分享自由設計師高鵬翔歷經多年辛苦研發、榮獲日本大獎的新作,盼望大家繼續支持。 
「阿之寶尋尋覓覓多年,因緣際會將於近日停駐在中山路四十八號, 這條日據時期最繁華的街道│黑金通,這棟堪稱花蓮最美麗的房子之一,是所有老花蓮人共同的記憶與地標,百年來她歷經日據時期的賀田組花蓮辦公室↓朝日組↓更生報。」 
「民國四十年地震後重建又歷經了, 民航公司(CAT)↓中華航空公司↓七海報關行↓安隆運輸公司,其間還曾開了知名的朱貝園咖啡廳,是八十餘歲阿公阿嬤時髦的記憶」。 
四年前抱著理想遷來現址 
上揭這二段文章是「阿之寶」在四年前遷來現址時,在網路上發表的內容,當時業者抱著極大的期望與理想,奈何「時也、命也,非我不能也!」如今要走入告一段落的日子,許多人有太多的不捨,但自由經濟市場就是如此慘酷,時代在變,消費群也在變,就和許多傳統的甘仔店(雜貨店),被一家家的便利商店、超商攻克一樣。 
「阿之寶瘋茶館」四年前搬進新家後,許多人會被她迷人的建築結構所吸引,阿之寶也自己描述說:一樓灰藍色的手工版印牆面,二樓扇形的特殊木架結構,三樓挑高的多層次鐵架結構,每個樓層都是一個充滿想像的空間, 抑或是百年前與百年後交織的幻想故事」。 
幾年來許多遊客都會在阿之寶店前攝影留念,為什麼叫「阿之寶」?業者說,是女兒阿之寶十四歲生日,取名瘋茶館,是可瘋狂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是可端正亦可詼諧嘻笑怒罵。 
阿之寶遷來開幕日當天,阿之寶出版「阿之寶餐墊報」《茶館瘋報》(瘋報:風暴、瘋爆之意)並情商三位「花壇」大老兩肋插筆(花壇乃花蓮文壇之意),說花蓮、看花蓮,貴古鑑今、思過去看未來,讓「阿之寶」帶人進入這個老花蓮的華麗異想世界。 
文創產業經營是個無底洞 
上述這些充滿浪漫的敘述,詩情畫意的情境,帶來許多想像空間,去年還推出的「看見老花蓮系列文件展」的「從林桂興到阿之寶」,但沒有想到目前的狀況,任誰都不相信那麼快要吹熄燈號,突然得讓人無法承受,或許說,阿之寶是花蓮文創產業的鼻祖,但文創產業是一個很深的無底洞 。 
就以花蓮文創園區來說,目前有近四十個文創店家,另有八十家寄賣文創商品,自二○一二年一月試營運以來,營運團隊已投入二億多元,迄目前每月約虧損二百多萬元,營運團隊的新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廷暐說:「但我們有信心愈做愈好,吸引更多的文創產業進駐 ,及更多的遊客」。 
傅廷暐說,新開公司支出項目,包括要支付文化部的租金、 權利金、營運回饋金及保險費等,另每個月友出的園區營運成本(園區人事、公共水電、環境衛生、保全……共約需三百萬元),由於以文創的思維營運,向店家取的租金不高,目前每個月約虧二百萬多元。 
至於如何朝收支平衡方向努力?傅廷暐說,分別成本控管、開源節流、空間高度利用,但更期盼政府觀光政策引導,把更多的觀光客帶來園區,或旅行社安排觀光客遊園行程,讓花蓮文創園區真正達到文化、藝術、觀光的場域。 
財力雄厚的文創園區經營團隊,如今都出現經營上要突破瓶頸之處,阿之寶就不算什麼了, 這個地標,給「阿之寶」留下歷史一頁也值了。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