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思今
圖中是花蓮舊火車站前的中山路,昔日稱「黑金通」,轉角為「常盤館」這是一幢碩大的木造建築,外觀豪華壯麗。「常盤館」是日治時期花蓮最豪華的旅館,這一帶是花蓮最熱鬧的地區。
日治時代花蓮市區舊地名,與現在地名有許多連不上,照片這裡稱為「稻住通」,就是現今的中華路一帶;花蓮的舊地名除「稻住通」,還有「黑金通」、 「古井頭」、等多個名稱。「通」字意思是指「道路」;如台北有「六條通」
根據一九一六年二月廿五日花蓮港廳報第七十五號公布之花蓮港廳告示,當時的花蓮港廳直轄花蓮港區管轄之蓮鄉花蓮港街既成街道對照今之路名及路段為: 「黑金通」今之花蓮市中山路(海濱街、節約街之間的路段)。「入船通」今之五權街。「朝日通」今之軒轅路。
「筑紫橋通」今之中正路(花蓮醫院前與中正、中華路口之間的路段鍵。「新城通」今之明禮路(節約街、軒轅路之間的路段)。「常磐通」今之三民街(節約街、軒轅路之間的路段)。「春日通」今之復興街(節約街、軒轅路之間的路段)。「彌生通」今之公正街。「連雀通」今之節約街(今之明禮路、中山路之間的路段)(圖/取材自東台灣展望,花蓮縣文化局提供/文;記者田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