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豐/記者葉文杰報導
壽豐鄉公所原住民文物館昨天推出最新展覽-「部落日常:故事與技藝」,透過與在地人物的深度訪談,策畫出屬於當地的故事。昨天開幕式由壽豐鄉長張懷文主持,壽豐鄉十六位頭目與各界代表參加,共同見證族人對土地及部落文化的熱愛。
壽豐鄉長張懷文表示,各個部落都擁有各自的生活型態,共通點則是熱愛自身部落的文化。張懷文特別肯定鄉公所原民課團隊的用心,將部落耆老、長輩們的記憶記錄下來,將這些故事與技藝透過文字與影像傳承給下一代,進而喚起年輕一代對成長土地的關心。
原民權利回復業務 全國之冠
張懷文昨天藉著活動也向原住民鄉親分享喜訊,她說,鄉公所原民課團隊今年積極辦理原住民土地權利回復業務,鄉公所因此獲得原民會105年度原住民族土地業務績效評比優良獎及「105年度原住民族權利回復業務最佳獎,成績更居全國之冠。
張懷文說,這些都是原民課同仁和土審委員長時間努力累積而成的成績,尤其鄉公所原民課團隊在課長張麒緯的帶領下,充分運用其在地政業務上的專長,順利協助原住民排解土地有關的紛爭,讓原保地權狀取得過程更為順利,由於張麒緯優異的表現,目前則獲拔擢升任壽豐鄉公所秘書。
呈現不同族群文化之美
壽豐鄉原住民文物館的設立,除了展示部落文物外,更重要的是將原住民文化呈現,讓更多人從中了解不同族群文化之美。
這場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國立台灣博物館指導,壽豐鄉公所主辦和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各部落家政班、采邑行協助辦理的「部落日常:故事與技藝」即日起展出至106年02月28日。
駐館員林靜如表示,有感於部落逐漸高齡化,有些歷史文化記憶隨著部落中的長者入土而隨之消失,館方與東華大學決定攜手探索部落,深入了解部落的日常生活,透過訪談,激起對古老故事的震撼,並從中萌生部落議題的反思及感動。
昨天包括花蓮縣政府中區聯合服務中心主任賴錦昌、花蓮縣議員徐雪玉、壽豐鄉民代表張玉妹、代表馬其山、代表林晨延、台灣觀光學院校長劉國成、立委徐榛蔚壽豐服務處主任彭榮華等人到場參加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