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宏聲/報導
公東高工校長藍振芳率領該校兩位獲得二○一六年國際木工競賽國手資格的校友及各級主管拜訪公益平台總裁嚴長壽並贈送由國手完成的工藝作品,以感謝嚴長壽為該校引介包括藝術家、工藝師等社會資源,讓木工作品從傳統木工技藝,導入藝術元素再導入設計領域,讓停招長達十二年的木工科因此翻轉,不但連年滿招,同時連年培養出技藝競賽冠軍、全國工科技藝競賽金手獎及國手。
作品具藝術價值
藍振芳在贈送嚴長壽總裁該校國手作品時表示,學校的木工作品在承襲創辦人錫質平神父節儉精神下,所做的許多作品都是由原本要丟掉的廢料以全榫接的方式完成。所以色澤多變,更在嚴總裁引介的藝術家、工藝師的指導下,讓高工木工作品都具備有藝術價值,同時也相隔二十年後,再度培養出木工國手。
以三階段做技術
嚴長壽表示,公東高工從錫質平神父創校以來就一直是花東地區的傳奇,在范毅舜撰寫「公東的教堂」後,讓全國都認識了公東高工。他以國際名廚江振誠的廚藝技術發展為例,期勉公東高工要跟著時代的脈動與市場走。他也以三個階段期勉所有做技術的人,他說:「第一個階段就是匠,也就是百分之百的模仿;第二個階段就是變成師,師的階段就是自己有一些創意的想法;到了最後,所有器物的東西都要變成藝術品。」
以獨一發展未來
嚴長壽指出,未來世界將走上兩極,一個是以整齊劃一為主的「齊一」,也就是作品可以複製或被複製,另一個是「獨一」,也就是獨一無二。他認為獨一是有自己的型、創意,讓他人可以輕易地看出這是誰的作品;尤其是台灣未來的發展更應該以獨一為主,要有自己的設計、造型、特色,這將會是具有源源不斷的未來。他同時也期勉兩位木工國手,未來出國比賽時除了專注在自己的作品外,也要多看看國際選手的作品,吸收他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養分。
木藝中心主任張家瑞除了表示對嚴長壽的謝意外也表示,嚴總裁在推動職業教育上的用心,是有目共睹的,高工是最大受惠者,也讓公東有了機會與舞台展現自己的能力繼續教育更多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