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7-01-06
38主題培養思考表達 讓學習更活潑
分享至


宜昌國小假期花路米研究發表
 

記者李婕妤/報導 
  宜昌國小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自行從生活中挖掘有興趣的議題或人物進行主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從觀察、蒐集資料、統整到解決問題,培養出獨立思考及表達的能力,學校日前分兩梯次舉辦「假期花路米│主題式研究發表」,六年級學生分為三十八組,針對不同的主題發表研究結果。(左圖) 
  這次六年級的研究主題有「突破困境之學習更進步│以社會科學習為例」、「DIY做環保舊衣新妝大改造」、「天旋地轉六連塊」、「棒壘球差異」、「畢業旅行」「吳媽媽包子店」、「製作鬆餅」、「我的風水師爺爺」……等三十八個研究主題,相當多元。 
  其中「突破困境之學習更進步│以社會科學習為例」,六年三班學生陳湘芸、黃文嫺、彭郁婷、游黃琇鈺、鍾紫娟等人訪談社會科專任老師,從老師的教學中分析如何才能有效學習,要有好成績除了上課專心聽講、把握重點外,一定要勤作筆記,課前預習及課後複習,透過畫架構圖更能清楚了解課本內容。 
  另一組「棒壘球差異」,六年一班學生李博凱、陳呂廷、黃仕杰、李冠廷等人因為喜歡棒球而投入研究,從棒壘球的起源到兩者差異性進行探討,除了訪談及蒐集資料外,更親身體驗棒壘球的玩法,研究過程中,他們了解到實際參與比賽更能對棒壘球有深入認識,也發覺事前的提問擬定以及藉由錄音筆等工具可讓紀錄更完整詳盡。 
  教務主任楊正淇指出,面對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的改變,作業方式也須摒棄傳統以精熟學習為主的抄寫方式,改以生動活潑、多元化、生活化的方式來進行,尤其在假期中,如何設計出一份具學習意義、親子互動、孩子喜歡、容許因個別差異而產生不同成果的假期作業。 
  學生可以個人或與他人組隊選擇有興興趣的主題進行研究,學生的主題式研究報告需包含,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研究結果、省思與建議、參考資料。發表時除了口頭報告外,尚須與評審進行對話,評審就題材內容、執行方法、資料編輯、資料廣度、資料深度、表達能力、過程中解決問題能力等,作為評分標準。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