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焦點

花蓮焦點

2017-01-07
經藏演繹 受刑人交囚衣誓永不回頭
慈濟志工三年來關懷花監 彈性導入課程改變受刑人心性 昨舉辦歲末感恩會
分享至


 

記者李柏霖/報導 
慈濟基金會昨日在花蓮監獄舉辦「法譬如水暨歲末祝福感恩會」,會中受刑人一一上台,將囚衣親手遞交給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與花蓮監獄典獄長劉世添,象徵永不回頭的決心,六百多名受刑人跟著經藏演繹齊聲訟唱,表達自身的改變與懺悔,也發願未來要投入社會,回饋大愛、淨化人心。 
陳明堂表示,這是一場個別的教化活動,與過去硬梆梆、說教式的型態不同,感謝慈濟的投入,讓同學們的心靈能夠悔悟,如今矯正機關不再是單純關囚犯,更要有更多的作為,看到台上表演同學們的神情,能察覺到大家都是自發來工作,不是被迫的。 
做好出社會的準備 
劉世添表示,三年來透過慈濟無怨無悔投入,讓同學們悔改向善,更重要的是出監後要預備好出社會的準備,出去後就不再回頭。 
劉世添說:「慈濟志工讓學員懂得修養身性,不再心氣浮動,並走入學員的家,重建學員與家庭家的關係,這些都將是讓他們『永不回頭』的養分。」 
自2013年起,慈濟志工固定一周前往花蓮監獄數次,彈性導入課程,發揮同理心,將獄中的孩子視如己出,用愛與行動來關懷,把受刑人當作家人來看待,經過三年的陪伴,花蓮監獄2016年達成一整年零禁閉受罰的成果,受刑人阿智表示:「慈濟志工的陪伴,確實改變了同學的心性與衝動的脾氣,開始懂得人際互動、彼此合作的道理。」慈濟志工說,「室友之間本來都互不說話,如今也會互相關心。」 
慈濟志工走入花蓮獄所陪伴這些學員,甚至可以清楚的叫出他們的小名與深入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以「不教條、沒有制式課綱。」日常談心陪伴,就是希望每位同學有機會假釋出獄後,不再回頭。 
長期投入監獄服務的慈濟志工潘惠珠表示,「社會的誘因太多,我們無法在他們出去後,把每位顧好,也無能力做盡天下事,但同學在監獄的一天,我們把他們教好,再出去,那怕成功的比例是一千比一,還是要做,因為可以直接降低社會成本,增加社會安定力量,一切努力都值得。」 
有受刑人為演繹延後申請假釋 
為了這場演繹,另一名受刑人嫩嫩(化名)現身說法,原本十一月就可以申請假釋,但為了能參加元月六日正式登場的水懺演繹,決定延後申請。他說:「能參加演繹登場的同學不多,我希望能用心演繹,讓其他沒有參加的同學看到、並感受到這個情境,我要把握這機會,等演繹完再申請不遲。」他說,對過去的事萬般後悔,希望也能透過演繹回報家人。 
重刑犯阿智(化名)昨日痛哭說,前年接到父親病危的電話,最後卻無法見到父親最後一面,還好事後才得知,慈濟志工潘惠珠代替自己前往台北參加其父親的告別式。 
受刑人感恩志工陪伴 
「在告別式會場,惠珠媽媽竟然到靈堂後的靈柩前,以三叩首大禮代替我禮謝父親養育之恩。」阿智與潘惠珠相擁而泣,也深深懺悔過去的作為。 
歲末祝福會中由來自花蓮靜思精舍的師父贈予學員福慧紅包與蘋果,願學員新的一年能增長智慧、平平安安,並叮嚀學員,要好好把握的時間,善用身體仍然健康的每一刻,磨練自己,將來好回饋社會。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