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市民有里前里長林逢萊,昨天在自宅二樓陽台高掛「北濱外環道路係由民有里前里長林逢萊及里民林明山向前總統陳水扁爭取興建」的紅布條;外環道已興築多年,為什麼現在掛起紅布條告知民眾?林逢萊說,外環道本月三日起一連封路至九日,執行清洗、交通號誌及燈光與通風設備線路檢測作業,對這條外環道,竟有人再「居功」爭取。
民國94年間發動連署
林逢萊昨天拿出民國九十四年間,他擔任民有里長時,與里民林明山一起發動的三百多人的連署書、陳情書、總統府、交通部的回函等泛黃老資料說,最早倡議陳情外環道的就是他,後來才有地方人士重視及參與。
他說,興建北濱外環道,不是他一個人出力,而是參與里民及大家共同努力,但卻是他最先倡議,現在提出來是讓大家了解他當年爭取地方建設的用心及苦心,自完成通車至今,他一直不敢居功,他僅是努力的一份子而已。
總工程費近三億元的花蓮市北濱外環道路新建工程,於一○一年一月完工、三月啟用。北濱地區居民從此脫離數十年來砂石車,大貨車噪音的夢魘,通行更安全,對於帶動濱海觀光遊憩事業,也幫助很大。
花蓮港務局為提升花蓮港南向對外運輸效率,解決砂石貨車行經北濱地區所產生的噪音、 空氣污染與行車安全等問題,委託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辦理「北濱地區外環道路新 建工程」,九十八年九月開工。
總經費逾3億元
該工程以美崙溪南岸為起點,至自由街排水口旁海濱街為 止,全長一○六○公尺,經行政院核定計畫總經費三億六六四一萬元,其中包含用地取得及拆遷費用、直接工程費、間接工程費等。
地下化道路穿越北濱公園,經北濱海堤外側後,在自由街排水溝的南濱橋北岸,銜接回縣一九三道路,配合周圍景觀規劃綠樹植栽、景觀照明、觀景平台、遊憩步道,除了能達到紓解砂石車、大貨車產生的交通問題外,並營造北濱地區更好的生活品質。
林逢萊說,長期以來他們遭到砂石大卡車蹂躪,大貨車一通過,看電視根本聽不到聲音,睡覺時宛如歷經一次次的地震, 生活品質很差,曾發動「封路抗爭」行動,總算獲得另闢砂石車專用道的善意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