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溪/記者黃聰明報導
卓溪鄉農民擁有苦茶油、手工醬釀、粗糧梅醋等稀有農產品的製造技術,量產可以提高鄉民的收入,但是加工廠需要財團法人組織才能設立,卓溪鄉公所設置加工廠計畫因而受挫,鄉長呂必賢深表惋惜。
卓溪鄉土地大半都是山坡地,平地農地比例低,卓溪鄉大都是務農,鄉內農民也自己發展出適合山坡地的農作物維持生計,農作物包括梅樹、苦茶樹、箭筍、雜糧等,平地大都種植水稻。
民國九十二年國內經過食用油風暴之後,絕對安全的苦茶油成為市面炙手可熱的食用油,國人到處搶購,而卓溪鄉山坡地種植四、五十公頃的苦茶樹,過去都是低價賣出,民國九十二年之後價格暴漲,卓溪鄉民又開始管理苦茶樹。
梅樹也是卓溪鄉大宗的農作物,種植在深山,在公所的輔導下,農民不但自製脆梅、蜜餞等梅子附加產品之外,公所大量收購委託廠商製造粗糧梅醋,粗糧梅醋屬於健康食品,甚受消費者喜愛,但是委託廠商製造所費不貲,公所也缺乏固定預算量產。
崙山村在一位牧師指導下,製作手工醬釀,曾經風光邀請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到場開甕,但是崙山村沒有倉庫儲藏,廿餘個大甕手工醬釀在戶外發酵,卻被不肖份子破壞,崙山村手工醬釀一蹶不起。
卓溪鄉農民擁有苦茶油、手工醬釀、粗糧梅醋等農產品的製造技術,卓溪公所原本計畫在崙山村設置加工廠,量產苦茶油、手工醬釀、粗糧梅醋,土地已經取得,但是申請加工廠過程中,設立資格必須是財團法人組織,卓溪公所非財團法人,無法設置,讓加工廠計畫告吹,鄉長呂必賢深表惋惜。
呂必賢表示,苦茶油、手工醬釀、粗糧梅醋都是上等的營養食品,如果有家工廠量產,不但提高苦茶樹、梅子的價格,也可增加鄉民家庭收入,許多鄉民受惠,公所無法設立加工廠,對全鄉都是遺憾。
呂必賢並沒有絕望,他表示,將尋求可以信任的財團法人組織合作,設立加工廠量產苦茶油、手工醬釀、粗糧梅醋,把卓溪鄉農特產品變成高經濟價值產品,活絡卓溪鄉的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