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明恥國小幼兒園日前辦理木工課程,邀請花蓮縣木工公會理事長蔡錦樟到校指導小朋友們製作筆筒,校長江政如表示,木工是相當專業的技術,融入課程當中,讓孩子們動手操作並學習與他人合作,訓練手腦並用的能力,也鼓勵小朋友們用心體驗生活週遭事物。
從事木工長達五十年的蔡錦樟理事長,由於孫女也就讀幼兒園,這次特別以爺爺帶小孫子的心情帶領明恥幼兒園的小朋友製作木製筆筒,教小朋友以榫接的方式將數塊的木料組合在一起,並用砂紙將筆筒邊緣磨的更光滑。蔡錦樟說,小朋友們看似懵懂,其實潛力無窮,學習也很快,拿起榔頭敲打,組裝筆筒時,個個有模有樣。
江政如指出,學校日前即購置一批木工教具,與校園環境結合,在教學上廣泛使用,像是運用樹枝、木片等自然素材,引導幼兒發揮創意,獲得家長們極大的回響,此次製作筆筒過程中,發現孩子做的比我們想像的更好,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發揮的空間。
明恥幼兒園老師陳淑美表示,這學期的課程教材以「鬆散材料」為主,包括回收物、自然素材或任何家裡隨手可得的小材料,像是蛤蠣殼、鈕釦、石頭、樹枝等,戶外課程時,孩子們撿拾樹枝並拿回教室中,日前配合節慶製作成聖誕樹,也用蛤蠣殼、毛線做成臉譜卡片,家長更熱心提供許多材料,在孩子的想像力中,創作出許多天馬行空的作品。
明恥幼兒園主任廖慈暉說,幼兒園在教學上劃分出各種不同的學習區,例如扮演角、積木角、創作角、語文角…等,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想要的學習角落,像是孩子在利用積木區設置彈珠軌道時,會開始思考如何讓彈珠快速掉落到指定的位置,透過孩子自主學習的方式,自己發現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
廖慈暉強調,認知學習在幼兒園期間只要學好基礎,唯有自己動手做過,才會發現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解決問題、創造思考,才是孩子終身帶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