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一例一休是二○一七年以惹出最重大的爭議,財經專家、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透露,自己最近遇到的企業界人士都心灰意冷,其中,台塑集團的高層更直言「往後不會投資台灣一毛錢」。謝金河喟嘆說,現在看企業人士個個心死,這不是好訊號!
台塑集團 不再投資台灣
對於謝金河在臉書指台塑集團對政府心灰意冷,不再投資台灣一毛錢一事,台塑集團前天表示:「集團內沒有人會這樣想」、「不是不投資,而是沒辦法」,仍對政府喊話,希望政府能創造好的投資環境,否則將失去投資的最好時機、喪失競爭力。
不僅台塑大企業受到一例一休衝擊,各中小企業、甚至小吃店都波及,許多業者無所適從,勞工也徬徨,最簡單的現況是,企業不想多付加班工資、勞工無法多加班多賺取工資,企業周休二天,減少營運收入,企業想加班的,多支付出的人事成本,無法得到常態利潤,反而是邊際利潤遞減。到底企業損失多少?
勞動部長郭芳煜日前在立法院答詢表示,目前估算,特休假全國適用「勞基法」的受僱勞工平均年資約七點五年,換算約十三點四天特休假,估計企業折現成本約一四六億元;另外一例一休上路後,以極端值估,估計全國企業一年增加九百六十億元支出。
全台企業年增四七六億元支出
郭芳煜說,休息日以「極端值」估算,若每月四周的休息日全部加班,每月會增加企業八十一億元;另外特休假約一四六億元。但若加計減少七天國定假日,企業一年約少了六百卅億元支出,一來一往企業約增加四七六億元成本支出。
勞基法「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多數縣市開始為明年暴增的加班費傷腦筋,新北市預估大增三點六億元,全國一些財政困窘縣市面對沉重負擔,決定多讓員工補休,或是少辦活動。
客運減班、醫院縮減門診…
一例一休上路,對經濟社會衝擊日益擴大,近七成企業喊苦,運輸、醫療、餐飲、零售、快遞等業因使用人力較多,所受影響相對顯著。客運減班、票價喊漲、偏鄉車班更少,醫院縮減門診、關急診、退約診,餐飲速食漲價、提早打烊、服務縮水…。政府要請若干業者去「喝咖啡」有如恐嚇手段逼企業就範 。
政府當老闆的事業,郵局、鐵路、台大醫院,甚至台北市政府等公務機關也不例外;台中地方法院還因人力調度問題鬧「空城」遭街友闖入住了兩晚。更嚴重的,據查,超過七成人力資源主管,對一例一休相關規定「霧煞煞」;有的企業老闆不加班了,勞工想多點錢都沒辦法。
一例一休搞了半年,勞工不領情、資方不滿意、公眾不安寧;有人說是「三輸」;全國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認為,若多數人都怨聲載道,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成功,「政府怎麼可以做這麼殘忍的事!」
陸客銳減加上一例一休
花蓮產業界影響大
陸客銳減,再加上一例一休,花蓮的產業有點快活不下去了,花蓮有的名產業者說,一例一休人事成本增加,觀光產業生意,受政治因素影響,花蓮觀光產業就消退,尤其花蓮對觀光客依附比例非常高,花蓮有一半人口在從事觀光業,不館是飯店員工、民宿員工、遊覽車司機、名產店、餐廳都連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