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北濱國小海洋館成立迄今已二十五年,許多置放標本的玻璃木櫃都已腐朽,牆面及數件標本也被白蟻蛀蝕,整個展館破敗不堪,校方人員用心將貝殼一一分類註記,並分箱放置,但由於欠缺經費,仍有許多大型的魚類標本沒有專用防潮展示櫃可擺放,校方擔心日子一久,珍貴的標本會持續受損,屆時便難以復原。
坐落於太平洋岸邊的北濱國小,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長期以來致力推動海洋教學,一九九二年成立鄉土教材館│「考古館」及「海洋館」,一九九九年依據館藏建置鄉土教學網站、教學光碟,於二○○四年與海生館合作成為海洋學校,二○○八年成立花蓮縣海洋教育資源中心,於校門口設置海豚浮雕,並將鄉土教材館二館更名為「生物館」和「人文館」。
海洋館存放了許多珍貴的貝殼、珊瑚、以及海洋生物標本,考古館裡則有各式各樣的石器,像石斧、石皿、石錘……等,都是花岡山遺址出土的,屬巨石文化時期的石器。
北濱國小為東部唯一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學校,多年前開始結合社區資源及文化以海洋教育為核心課程,更充分利週邊生活環境,與氣象站、港務局、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為海洋教育策略聯盟,帶領孩子進行海洋教育探索與體驗課程。
對於長期推動海洋教育的北濱國小而言,海洋館是相當珍貴且重要的教學區,但設置二十多年來,長期欠缺經費,許多設備及展示櫃無法更新,只好一直使用到不能用為止,原本因為館舍漏水,潮濕環境及白蟻已讓部分海洋生物標本因此損壞,雖然漏水問題解決了,但展示櫃數量也不足以放置所有展品,校方只好另外裝箱存放。
校長周春玉表示,要改善展館現況,目前預估軟硬體設備約需一百萬元,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單價最高的專用防潮櫃就要十多個,才有辦法容納保存所有的珍貴展品,在縣府的協助下,已改善原有的漏水問題,其中一個展館也大致完成內部整修,但仍欠缺硬體設備,希望能盡快爭取到足夠經費,未來規劃設置海洋雙語情境教室,將海洋教育與英語教育結合,給孩子們最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