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教育

花蓮教育

2017-01-12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 大漢陶瓷創作成果展 300件作品亮相
經歷失敗 不斷學習與練習 製出滿意成品
分享至


圖:大漢技術學院舉辦陶瓷創作社期末成果展。(記者蔡宗憲/攝)
 

記者蔡宗憲/報導 
大漢技術學院昨天舉辦校園陶瓷創作社團師生作品展,學務長胡紹華教授表示,陶瓷創作社期末成果共展出三百件作品,包括教授們的創作,吸引校內外愛好者共襄盛舉,鼓勵社團學生的學習精神。 
參展同學表示,能參與期未作品展覽非常感動,大家經過一學期所下的功夫,成品並不止是台面上的數量而已,除了創作過程中毀掉的失敗作品之外,還有燒製過程後,龜裂或沾粘的淘汰品;另外,還需大量的人力籌劃及掌握時程,才能完美整個活動。 
指導老師游麗方表示,為了讓學生認識柴燒與電窯燒製作品的差異,將部份師生作品送外部柴燒,以增進參展作品的質感及價值。 
活動中並邀約校外一流陶瓷創作大師蔡榮宗老師與壽兆年老師蒞臨現場,給予學生具體指導,促進同學拉坯技巧與傳承文化創新作品的意願。 
游麗方指出,這次的展出特別感謝教育部學輔款的支持,讓學生的創作能精益求精,不斷砥礪成長的機會,未來她將帶領學生至花蓮境內知名工作室,讓學生們可以藉由親身接觸作品,激發創意,並朝向辦理座談會或交流會,使學生領悟奉獻創作與心靈淨化的連結。 
學生們說,每個階段盡人事的創作之後,釉藥柴燒則是只好以聽天命的自在心態,因為高溫燒出釉藥流下來的動感,和落灰灑下的光彩紋路,往往使作品能夠增加質感,相對的也會有大失所望的結局。 
學生們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從一托的陶土或是瓷土做起,有些同學嫌它骯髒,不肯認真的捧著,迴避跟轆蠦互動,只肯用手捏。不過如果大家去看見用土塑造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形狀,色彩的流動感,然後恭敬地將它放在桌上,就能賦予快樂和成就感。 
今天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原土無論是陶或瓷都是相同的一托土,來源並沒有差別,但是經過不同人的拉提,同樣的陶瓷土卻有了厚薄、高低、均質美觀等不同的效果。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