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焚化爐是許多台東民眾十分關心的議題,日前台東焚化廠啟用可行性評估結果出爐,修復及提升機器效能原估計需三.七億元,精算後約為三.四八億元;每噸垃圾的處理費用可由二三○七元降至一三九六.六元,每噸約可節省九一○元;但是否啟用?縣府昨日舉行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台東各民意代表、里長及關心台東垃圾問題的鄉親擠滿了縣府的大禮堂。
昨日的公聽會由台東縣環境保護局局長謝清泉主持,並邀請環境評估公司進行簡報,讓鄉親瞭解可行性評估的結果。
建好11年未啟用
謝清泉表示,台東焚化爐建好十一年一直未啟用,以往垃圾只能以掩埋或轉運到外縣市,或請其他縣市代為焚燒處理,但隨著現有垃圾掩埋場使用年限屆滿不再新增掩埋場,加上其他縣市的焚化廠老舊,效能變差、常需要歲修,且各縣市也有垃圾危機浮現,台東垃圾該如何處理?環保局委請專業公司作可行性評估,舉行公聽會,聽取各方意見。
反對再生粒料
今年高雄改以「再生粒料」換取垃圾焚燒作為條件,有台東縣民意反對,縣環保局只能暫時停止將垃圾運到高雄焚燒。為讓垃圾處理問題,能一勞永逸,台東縣環保局以焚化廠啟用為前提,針對環境、用地、財務等多方面進行考量評估,希望以更周全的態度,提供台東縣民客觀及周延的評估結果。
檢修花費
評估報告中指出,檢修焚化廠預計需花費三.七億元,但經過可行性評估精算後,風門、架橋破壞器、爐床、爐體等修復和性能提升大約需三.四八億元。
垃圾不足
報告也指出,台東焚化廠啟用後,每噸垃圾的處理費用可由二三○七元,降至一三九六.六元,每噸約可節省九一○元;另外還可提供每小時四八五九度的發電量,初估每天要焚燒二五五噸垃圾,才能達到適當的經濟規模,目前全縣垃圾量每天約一一○公噸,尚不足一四五公噸。
評估報告
台東縣環保局表示,台東無法再將垃圾委託其他縣市處理,縣內的掩埋場皆已飽和,垃圾問題迫在眉睫,評估報告已在縣府網站公告,要不要啟用?由縣民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