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怡伶/報導
花蓮縣慈恩寺昨天捐贈白米三千斤,給吉安鄉經濟弱勢家庭,盼能減輕弱勢家庭的經濟負擔。鄉長黃馨感謝慈恩寺,持續將信眾捐助白米,轉送至吉安鄉內弱勢家庭,嘉惠鄉內貧困家庭,特致贈感謝狀。
慈恩寺法師釋法願表示,寺內眾修弟子除共修佛法外,也希望能關懷鄉民,在每年七月普渡,發起信眾捐助白米,給經濟弱勢家庭活動,盡一點棉薄之力,期盼能稍減弱勢家庭的家計負擔,也期盼藉著眾人善舉,拋磚引玉,讓更多人幫助弱勢家庭。
現場太魯閣族長老邱木生也前來關心,並感謝慈恩寺在歲末寒冬之際,為社會弱勢挹注善心暖流,替地方社會福利,盡一份心力,值得支持及肯定。黃馨也感謝慈恩寺,集結大家的愛心寒冬送暖至吉安鄉,希望這些白米能夠及時救助吉安鄉的近貧戶或弱勢家庭,給他們最大的溫暖。
另黃馨說,公所也動支仁愛基金一萬元,購買鄉內小腦萎縮,仍自食其力的農民楊文港,所種植的農作物,有長年菜、白蘿蔔、高麗菜等蔬菜,一起與慈恩寺捐贈每戶二包六公斤白米,發送給吉安鄉內一八○戶弱勢家庭,希望助其度過寒冬困境。現場許多民眾領到物資開心的說「謝謝師父、謝謝鄉長,過年不用買米、買菜了」。
黃馨說,歲末冬寒,農曆春節將屆,每個人心中充滿期待與溫馨,鄉內慶豐村一位六十五歲患有小腦萎縮的農民楊文港,因病情加重無法自己栽種,請工人幫忙栽種,但因工人經驗不足植株種反了,導致百合花產量不如預期,損失慘重。
得知消息後,黃馨除立刻前往關懷,也責成農業暨觀光課簽准仁愛基金一萬元,購買蔬菜進行弱勢關環。黃馨說,楊文港雖然患有小腦萎縮症,但沒有被疾病打敗,依然自食其力,努力經營民宿及種植農作,鄉公所希望能間接協助,除了幫助楊姓農民,也幫助鄉內弱勢家庭,度過寒冬過好年。
楊文港則說,長期以來只要有餘力,也會將部分農產品捐贈給弱勢團體,感謝社會大眾的支持及鄉長的關心,一定會鼓起勇氣向前走,認真過每一天,讓自己可以看到明天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