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婕妤/報導
花蓮縣自強國中輔導室日前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衣舊美麗」新春義賣活動,透過「以衣換衣、愛福惜福、珍愛地球」的理念實踐,教導學生環境教育、品格教育及人文關懷與公益等議題。特別的是,此次義賣活動以「誠信」為原則,師生與家長自由挑選物品後,依摸彩折扣後的金額自行投入良心桶,付錢找錢通通自己來,因此每日結算時難免會面對超收或赤字的小插曲。
全校師生共同募集許多家中堪用的衣物、家具、文具及電器用品,利用校內角落咖啡館前的空地提供二手物資的交流平台,落實資源再利用的環保理念。過程中,熱心參與的同學們捐出近兩大行李箱的物資;技藝班學生也自願製作手工餅乾,加入義賣行列。校長、主任、全體師生及家長天天利用課餘時間到此來挖寶,找到不少物美價廉的好物。
輔導室主任林佩蓉指出,不論虧錢或多錢都具有教育意義,這樣的設計就是讓國中生在道德發展階段來探討道德兩難的議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清楚設置良心桶的用意,進而培養學生誠實自律的素養。同時,感謝實習教師崔珮芸及李蔚亞本次統籌並設計,讓這次的活動具教育性質又有意義,很值得持續推廣。
本次義賣活動的營收主要幫助學區內的社輔機構,義賣金額一萬元分別捐助「花蓮少年之家基督教芥菜種會」及「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衣物則捐給「花蓮特殊教育學校」。自強國中的學生說,這次義賣活動最大的收穫就是從中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諦。
經過這次義賣活動,校長唐惠珠及教師們皆認同,這是能讓學生直接從「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的活動,透過此活動也進一步活絡師生、家長與社區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善」的循環,希望往後每年能延續舉辦,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