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更生日報社昨天舉辦新春團拜,有多位退休老員工回娘家。其中許多人在創刊初期即進入報社,從黑髮做到白頭,與報社共同走過艱辛歲月。這些更生日報的「活歷史」,昨天共聚一堂,向社長拜年,也與老同事敘舊。
現年已八十五歲的吳振榮,十五歲於國小畢業後,原在振文堂印刷廠當學徒,同年九月三日更生日報創刊,他就承接印報工作。
民國四十九年報社廠房落成,吳振榮便進入報社撿字,並先後擔任檢字組長、管理組長,管理排版、印刷等事務,「那時所有的字架、字盤都是我寫的。」到民國八十七年才退休。
報社草創時期相當艱苦,吳振榮回憶,每到中午時分,老社長謝膺毅都會招呼員工們到他家一起吃飯。老社長對待員工如同家人,至今想起來,吳振榮仍印象深刻。
現任吉安鄉仁安社區長壽俱樂部會長的黃鄰祥,已高齡九十歲。當年二十四歲加入報社,擔任撿字副組長。民國七十七年間,報社從日本引進電腦,全面改為電腦打字,直到六十一歲,他才屆齡退休。
八十七歲的副刊編輯周春芳是浙江人,早年隨軍來台,民國七十年退伍後,二年後進入報社擔任副刊編輯,直到八十七年才退休。如今生活在兒子的照料下,過得相當愜意,喜愛寫書法的他,也加入洄瀾詩社等文藝社團,豐富生活樂趣。
其中,多位老員工尊稱為「吳阿姨」的吳水蓮,昨日也回來拜年。今年八十五歲的前財務組長吳水蓮,不到二十歲就加入報社的大家庭,至八十一歲退休,在報社服務長達六十多年。
吳水蓮說,早年人手不足,經理部僅五名員工,大家都互相擔待,她也兼任總務,雖然辛苦,如今想起來卻甘之如飴。謝社長昨天致贈新春禮金也不忘稱讚:「吳阿姨最資深,早期管帳計數都是撥算盤,直到退休前即使電腦化,仍保有這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