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豐/記者葉文杰報導
「與其說我們照顧他們,不如說大家是互相陪伴的朋友。」連續六天的春節假期已正式畫下句點,門諾壽豐分院護理之家的氣氛也隨著照護家人返回工作崗位,逐漸恢復日常作息,從事護理工作的翁育嬋,不僅自願在春節期間留守,開工後也僅作短暫的休息,昨天便與同仁一起回到熟悉的工作環境。
翁育嬋說,照護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傳遞心的溫度。護理之家阿公一句「多謝你!」,就讓她自此卸下疲憊感受。翁育嬋說,照顧長輩快兩年了,從剛開始彼此的適應、磨合,到現在如家人般的熟悉,爺爺、奶奶一個眼神,她便知道他們的需求,而這無形中的成就感,便是她最大的驕傲。
照顧長者 需要更多耐心
翁育嬋自護專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榮民體系醫院服務,由於院內病患多以退休榮民居多,因此累積了照顧長輩的經驗。本想當公職護士,但卻因長期照顧的對象多是老人,最後決定投身長照體系。翁育嬋說,照顧長輩除了需要準確的專業判斷及豐富的經驗,最重要的其實是更多的耐心。
現年24歲的翁育嬋,在門諾護理之家服務已快兩年,從護理師到現在擔任組長,翁育嬋說,雖然責任變得更重,但她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這是一份「打從心底喜歡的工作」。既然已經做了,就要努力把它做到最好。
家屬放心的微笑 是最好的肯定
過年期間,翁育嬋除忙著向家屬說明爺爺的近況,也帶著家屬參觀護理之家的設施,除了照顧長輩外,這正是她擔任組長一職的工作內容之一。翁育嬋說,或許是因為年紀輕吧!所以在接待家屬時,常會看見家屬質疑的眼情,不過只要經過一段時間彼此熟悉,慢慢就會發現家屬臉上多了放心的微笑,而那份笑容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肯定。
翁育嬋說,工作偶有壓力,也會有不順心的時候,每次只要有惱人心事,就會把心中的話與爺爺奶奶分享,大多時候,爺爺奶奶總是靜靜的聆聽,有時候則會給她一個溫暖的擁抱,所以在那當下,她覺得護家爺奶更像是彼此珍惜的老朋友。
她說,與爺爺、奶奶相處的時間總是有限,因此她決定在春節期間留下來陪伴他們一起過年,雖然過年期間的工作量比平常多一些,但能夠把心裡的這份溫度傳遞給他們,並聽取爺奶的人生經歷與回饋,這就是最珍貴的禮物了!
門諾壽豐分院護理之家護理長江筱蕙表示,高齡化的社會已經成為不可擋的趨勢,如何讓長輩在人生的最後階段過得快樂、有尊嚴,是整個護理之家團隊努力的目標,她鼓勵更多護理人員投入長照領域,發揮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協助長輩維持健康,開心享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