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農田水利會所轄的灌溉面積有一萬二千四百九十八公頃農田,其中鳳林鎮有七一三公頃,花蓮縣灌溉渠道有林田圳、平林圳、新城圳、北埔圳、大安圳、吉安圳、東富圳、南富圳、豐田圳、瑞穗圳、興泉圳、瑞西圳、太平渠、玉里圳、長良圳、迪佳圳、大禹圳、玉東圳、秋林圳、竹田圳、富里圳等廿一條圳路。其中鳳林為林田圳與平林圳。
鳳林文史工作者劉青松回憶過往孩提時代說,當年幾乎所有鳳林地區國小男孩與林田圳的日子,與林田圳有一段情感,當年,地方沒有泳池,小孩子都瞞著家人偷偷跳入水圳戲水。
由於父母都擔心孩子在水圳戲水會遭滅頂之虞,嚴禁前往戲水;客家大老黃永達教授也回應說,他在鳳林國小三至六年級當班長,常帶男女同學去大圳戲水,被媽媽、老師用「竹修仔」(桂竹小枝)打到溜皮(皮破)、結痂又打溜皮,走過大圳水就像致命吸引力,打過兩天又再去……。
一位鳳林國小於民國四十六年十二屆畢業的七十三歲鎮民說,當年有一回,他們壇自關閉往東的水圳閘門,把水引到適合戲水的往西圳戲水,被農友發現,因為影響灌溉供水,農友偷偷把小孩脫下、放在岸上的衣服沒收離去,這一群孩子戲水結束上圳找不到衣服,只好僅穿著內褲回校及回家,在學校遭老師一頓責罵,回到家再遭父母一頓責打。
當年,老師為了學生安全,也禁止學生去水圳戲水,但有的仍偷偷在中午前往,老師檢查有否戲水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輕輕用指甲在皮膚上一摳,如果有皮膚屑反應就是戲過水,查出自然會被處罰,但許多孩子照樣戲水。
劉青松說,日復一日,年又一年,如今林田圳水依然奔流著,滋潤著鳳林這塊廣大的土地,他暱稱水圳為「鳳林之母」的林田圳,依舊引來萬里溪水汩汩流入田園,但那些昔日水裡翻滾的孩子,不知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