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彭儀珠擔任理事長任內,在更生日報社及鳴石聖樂團團長陳守實於一○三年發起的「輪旋曲.為花蓮脊髓損傷者籌募電動輪椅計畫」執行期間,和所有的損者一樣,感受社會與花蓮縣政府(補助配合款)溫暖的愛最深。
宜蘭縣、 花蓮縣、台東縣,有近二百五十位的脊損傷者,更生日報社及鳴石聖樂團發起的「輪旋曲.為花蓮脊髓損傷者籌募電動輪椅計畫」去年結束,脊損者獲得一輛夢寐以求的電動輪椅後,從此走出幽谷,迎向生命的光與熱。
每一輛電動輪椅,都是聚集社會的愛心與善心,坐在輪椅上的脊損者,都有一個畢生難忘、或揮不去惡夢、或說不完的故事,每篇故事都驚心動魄,血與淚交織而成。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十二章廿四節)並不只是聖經上古老虛幻的道理,而是人生實際的復活光景。脊損者都是一場意外,跌掉了完美人生,一夕間,從天之驕子變地上的癱子。現在,有了電動輪椅,又能重新站了起來;過著正常人生活,這是因為大家給予的愛,讓脊損者有了盼頭與勇氣,被命運逆轉後的今日,有了電動輪椅,可再次逆轉自己命運。
吳岱霖坐在全新的電動輪椅上說,更生日報及善心人士好像再讓我的雙腿重生,他十四年前車禍,頸椎受傷,頸部以下全癱,買不起電動輪椅,只有手推輪椅,每天坐在家裡,最多也是由太太推在屋前屋後轉動,如今完全不同了。
吳岱霖說,如今他可以重見世界的美麗,重見陽光,重見美麗的山水,看到大海,不再與客廳斗室為伍,心情開朗了,什麼毛病也沒有了,更生日報與善心人士不僅如同給我一雙腳,更似乎給我新的生命,不知該用什麼詞彙來形容這分恩典。
吳岱霖是阿美族棒球好手,在花蓮及台北諸多的高中、國中、國小擔任過青少棒教練,例如壽豐豐國中、四維高中都有他教球的身影,但十三年前一場車禍頸椎受傷,命是撿回來了,但下半身從此不能動彈,再也回不了球場縱橫馳騁,人生跌落谷底,走不出大門,如今,有了這輛電動輪椅,他說,生命的火花再點燃了。
坐在輪椅上的詹清樹也說:真的很感謝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及善心人士,還有鳴石聖樂團 ,我又找回廿年前失去的生活樂趣,我廿年前騎機車發生車禍,下半身癱瘓後,人生變成黑白,失去當年駕駛大貨車四處奔馳的快樂,生活更是寸步難行,如今,如今這輛電動輪椅,我又找回廿年前失去的生活樂趣與健康。
彭儀珠說,我們不能站起來,不是我們懶惰,而是因為我們脊椎損傷,被困在這裡,除了我們一個人不能動彈,也連帶整個家庭陷入停頓。其實我們好想看看戶外的陽光,好想呼吸新鮮空氣,更像大家一樣,滴下汗水,換取一天的溫飽,我們還有手,我們還有腦,我們可以自力更生,只要你願意,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站起來。現在真的很謝謝,真的讓我們站起來了。
彭儀珠這段話,正是代表著所有脊損者的心聲,吳岱霖的話也代表獲得電動輪椅的脊損者的感恩與心境,更生日報社長謝立德以「鋼鐵醫師」許超彥的故事分享勉勵脊損者。前花蓮縣副縣長徐祥明建議脊損者善用網路,把生命的價值發揮成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