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生活

花蓮生活

2017-02-08
當年跋山涉水 為訪視原鄉孩子
曾是受助童 世展會公關專員楊功明放棄北部工作服務偏鄉24年
分享至


圖:楊功明早期在南溪服務,當地沒水沒電沒路,居民幫忙蓋茅草屋。(記者李柏霖/翻攝)
 

記者李柏霖/報導 
一張茅草屋的老照片,記載著世界展望會早年在東區的服務,當時沒水沒電,社工們仍然跋山涉水,努力到當地幫助原鄉的孩子,照片的影中人正是世展會公關專員楊功明,他將照片設為電腦桌布,每次打開螢幕,就會提醒自己「莫忘初衷,頭一次的愛」的助人精神。 
在世展會服務二十四年,楊功明從社工、社工督導,到與外界緊密聯繫的公關專員,昨日功成身退,由於長年幫人紀錄,反而鮮少留下自己的身影,志工們近日趕工,貼心設計人形背板,上面貼滿楊功明的工作點滴,「謝謝大家!也感謝展望會讓我有機會在第一線服務案家及捐款人。」 
總是撰寫紀錄感人故事的他,其實小時候也是受助童,楊功明回憶,當初民國七十一年前往展望會應徵時,面試的副會長黃正雄,看到第一句話就問「你認得我嗎?」自小成長於義光育幼院的楊功明嚇一跳,原來小時候在院裏收到的資助人禮物黃色毛衣背心,就是這位「愛心叔叔」送的。 
首到長濱南溪計畫區 
蓋了茅草屋辦公室 
楊功明原本在台北擔任電視節目攝影製作,但為了嚮往的東區社工員服務原住民工作,他拋棄原本生活,抱著徨恐興奮的心情來到花蓮及台東,首個服務的地方,就是台東到長濱鄉八仙洞後山的「南溪計畫區。」 
楊功明從此展開幾乎與外隔絕的山中歲月日子,遇大雨溪水暴漲,河床的路斷掉,只能靠著一條水深及腰的水圳與外聯絡,每人要彎腰將東西頂在頭上才能通過,當地無水無電,靠著居民通力合作下,布農族負責砍竹子,阿美族負責找茅草,合力幫展望會蓋了一間茅草屋辦公室,讓他一直感動至今。「當時真的是世外桃源,跟與南溪國小老師去家訪時,要翻山攀岩找一戶戶家庭。」 
豐濱開拓新計畫區 勇闖溪水 
民國七十二年,楊功明被調到豐濱鄉負責開拓新計畫區工作,在原鄉學習跨文化的服務工作,是項大挑戰,還好許多熱心的委員協助,在豐濱分別成立豐濱及靜浦二計畫區。尤其是去無路的八里灣部落,更是驚險萬分,好幾次一個人頂著過胸的溪水,將相機頂在頭上過河。更大膽騎機車,硬闖河床溪水,居民說,楊功明是第一個騎偉士牌機車進部落的人。 
當時透過國外資助人的愛心,幫助了許多原鄉的孩子。例如現在豐濱鄉代表會主席邱福順,就是在八里灣長大的資助童自立個案。在這段助人日子當中,也因為展望會開啟的緣分,讓楊功明在豐濱服務時,找到了一生的伴侶偕淑月。 
楊功明說,「展望會最讓我感動的是創辦人鮑伯皮爾斯的「願讓上帝心碎的事,也讓我心碎」異象呼召。」除了盡上本份外,更重要的是服事的態度,每周的晨更靈修更成了重要分擔與分享的力量來源,而小時候被資助的經歷,也讓他在服務過程中多了更多同理心,「來展望會工作,是夢想,也是回饋。」 
楊功明表示,每個服務的案家及兒童,資助人、捐款人、飢餓三十營友、自立個案都讓他難以忘懷。有在困境中陪伴兒童成長的父母;靠著半工半讀自立長大的資助童及自立個案,更難得的是,許多資助童自立後,紛紛回饋成為資助人。 
「莫忘初衷,頭一次的愛」 
楊功明說,「感謝愛心鄉親及展望會讓我有機會服務及扮演愛心橋樑角色,學習謙卑服事,協助把能夠給的人和需要的人一起帶進愛裡。在自己經手報導的上百篇感人故事中,我常被當中的人事物深深感動。」 
楊功明昨日也以「莫忘初衷,頭一次的愛」的精神與全體同工勉勵,他感謝與多元族群與熱情原住民同工,一起經歷參與921風災、桃芝風災、八八風災等人道救援,他也不忘向所有資助人呼籲,透過自己的生命見證,「你們的幫助,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對資助童的影響遠超越你們的想像。」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