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7-02-13
古蹟誰維護?積水雜草叢生… 別讓掃叭隧道風華泯沒
分享至


圖:掃叭隧道出口的舊鐵路軌道區部分目前積水。(記者田德財/攝自網路)
 

記者田德財/報導 
花蓮縣政府日前把東線鐵路「掃叭隧道」主體建築登錄指定為古蹟,面積達三公頃多。不過目前尚未維護,雜草叢生,隧道兩端鐵軌路段積水,隧道內情況不明,目前僅能目視,無法進入隧道內一窺究竟。 
見證東拓交通史 
指定理由是:掃叭隧道為台東線鐵道最早開鑿的隧道,因地質問題使得施工難度高,曾有多名工人因而遇難,見證東部鐵路開發史,具歷史價值。其次見證一九一○至一九八三年之間東部鐵路建設及東拓之交通史,具重要歷史事件之關係。 
「掃叭隧道」為東拓之前台東線鐵路沿線唯一的隧道,且為現存東部鐵路相關構造物中,唯一之磚拱隧道,具稀少性,不易再現。為徒手開鑿,再以紅磚襯砌,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依相關資料,「掃叭隧道」位於台東線舞鶴至三民之間,隸屬臺灣鐵路管理局。大正三年(一九一四年)六月十五日動工,以徒手開鑿方式進行地層開挖,歷經地質、自然災害的問題,拖延工程進度十分嚴重,又以地質問題影響最大,上部為黏土,至下部已成泥土,延至大正五年(一九一六年)十月十八日完工,全長共一一六六公尺,於台東線全通時一併啟用,原行駛窄軌七六點二公分火車(俗稱窄軌)。 
因隧道兩端的引道坡度超過千分之廿,不利列車行駛,且隧道老舊有漏水的問題無法解決。在台東線拓寬的同時,決定新建自強一號與自強二號隧道取代。原訂一九八二年六月底前要完工,但因自強隧道工程延誤,當時利用該隧道進行降道工程並設一○六點七公分鐵道供列車暫用,直至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廿八日才切換完成,本隧道便廢棄至今。 
早期的台東線由於路線標準不佳,坡度大且彎道急,列車從花蓮到台東需花費七到八小時,貨運更需十一小時以上。隨著時代進步,原本以蒸汽動力為主的鐵路車輛逐漸邁向柴油動力化,花東間行車時間逐漸縮短至四小時內。一九六八年利用柴油特快車行駛光華號後,兩地的行車時間更縮短至三小時十分,後來東線拓寬、電氣至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