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有三家餐館的黃先生表示,在勞基法還未實施一例一休前,只要彈性工時符合時數即可,但在實施一例一休之後,他對於政府照顧勞工的美意,雖表達支持與配合,但畢竟餐飲是服務業,營業時間較長,將可能造成人力的不足。
為克服人力不足問題,業者可能就是進用兼職人員,但問題是兼職人員技術能否到位?會不會降低服務與餐飲品質?這是業者最擔心的,他認為政府應該以產業特質與特性,給予部分產業較為彈性作法,相信勞工不會過勞,資方也不會增加太多人力成本,如此才能創造勞資雙贏。
(記者蔡宗憲)
事成本恐增三分之一
實習記者陳季林/報導
一例一休新制上路,大小產業多少受到衝擊,以花蓮餐廳業者為例,老闆表示,目前在新制上路之後,店內人事成本恐增加三分之一。
對於一例一休的實施,餐廳老闆認為現階段就是以聘請時薪人員,去分攤月薪員工的工作,原來既有的老員工依舊是以月薪制,在老員工退休或離職後,新進人員採取時薪制,將原本月薪員工的工作時間拆開,降低人力成本。
老闆說,這樣做有一定的問題存在。像是遇上重大節日,人手不足的情形下,想聘人,也不一定有人來應徵。如果在找不到人手的狀況下,員工的工作量勢必會加重,員工也會有所抱怨。
面對人力成本的上漲,是否會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老闆表示,自己餐廳規模不大還不敢喊漲,深怕漲聲一起會嚇跑顧客,目前只能自行吸收。但未來如果遇上原物料上漲,或其它狀況,可能就無法負荷,因此大家現在只是在等一個藉口,一個可以讓大家一同漲價的那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