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農漁會選舉即將進行改選,十九日,農會就要率先登場,各地選情照舊是激烈異常,檢警調積極介入防止賄選、暴力事件的發生。花蓮縣內共計有九個地區農會,外加花蓮區漁會,都要進行理事長、總幹事等改選作業,由於不到兩年,花蓮五合一選舉(縣長、鄉鎮市長、民代等)選舉就要登場,「幫人就是幫自己」,各方政治勢力介入下,促使農漁會選舉趨向白熱化。
農漁會選舉前,都經常會發生暴力、賄選事情;據悉,農會的理事長、總幹事有著農會內部營運、人事任用的權利,更因為農會總幹事有著信用部「貸款許可」的權限,媒體報導過去外縣市也曾有黑道人士參選公職選舉前向農會申請超額貸款,作為選舉經費的利用。
總幹事、理事長及常務監事向被稱為農漁會「三巨頭」,成為地方政商爭相結交的對象,農漁會各自的信用部的貸款權限屬總幹事權責,更能支配信用部盈餘,對象相當繁多,舉凡對補助、補貼、行銷,只要跟農民沾上邊大概都可以,甚至購買豪華車輛等,縣議會就有議員質詢過,農民苦哈哈,但許多農會仍購買高價進口房車提供總幹事代步。
除了信用部的貸款權限、盈餘分配,還有來自各級政府部門的建設或補貼經費,以花蓮來說,花蓮區漁會還有每年來自電廠、企業等數百萬至上千萬元的回饋金,期間涉及龐大的經費支用,以及衍生出的可觀利益,導致每逢農漁會改選,都會有賄選或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