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新政府執政以來一直推動「轉型正義」,將原住民保留地還地於民,還有追討「不當黨產」,可是根據營建署的資料顯示,全國未徵收補償的道路用地,公告現值約三兆元,地主有三十萬人,有些土地已延宕四十年還未徵收,讓民眾情何以堪,現今社會面臨改革之際,又遭逢全球不景氣,因此房仲業者建議,將全國未徵收補償的道路用地,納入「不動產證券化」來拯救台灣經濟。
實質有感政策
房仲業者表示,以台灣目前的財政狀況要拿出三兆元來徵收未徵收補償的道路用地是十分困難的,新政府上任後因「兩岸關係急凍」,又推動「一例一休」政策還有「年金改革」等政策,讓社會上出現許多不滿的聲音,蔡總統又希望能夠「拼經濟」,但是「拼經濟」不是口號喊一喊就有錢近來,而是要提出實質的政策,讓大眾有感,原住民保留地還地於民,還有追討「不當黨產」是小眾有感,如果推動「不動產證券化」才能讓大眾有感。
活絡整體房市
台東房仲業者表示,根據營建署的資料顯示,台東地區都市計畫既成道路用地未徵收補償的面積大約八十二公頃,公告現值約八億多,要財政困難的台東縣府要花八億來徵收這些土地根本是不大可能的事,但是近期因為兩岸關係急凍,陸客減少等因素,讓台東的「房市」幾乎停擺,影響數百位房仲人員的家庭生計,如果將八十二公頃的既成道路用地證券化,可以讓建商增加容積率,還可以解決違建問題,並活絡整體的房市,是多贏的政策。
地利共享目標
熟悉不動產證券化的曾先生表示,所謂「不動產證券化」,就是將一個或數個龐大而不具流動性之不動產,轉換成較小單位的有價證券並發行予投資人,以達到促進不動產市場及資本市場相互發展之目標,達到「地利共享,錢暢其流」的目標。
長期佈局工具
曾先生說,不動產證券化不僅可以引導投資人的閒置資金,以提高不動產的使用效益、增加流動性,投資人可以小額資金參與過去無力參加之不動產投資,同時擁有變現性與流通性,不僅收益穩健、流動性高,且又享有分離課稅之稅賦優惠,加上交易簡便,以「不動產投資信託」而言,漲跌幅限制、股價升降單位皆適用一般上市受益憑證的規定,一般投資人介入門檻很低,是非常適合作為平衡資產配置的長期佈局工具。
募集大眾資金
他強調,不動產證券化不僅使不動產所有者增加籌措資金管道,透過募集社會大眾的資金,除了解決不動產開發所需龐大資金之問題,更可以有效開發利用不動產,或藉以先行回收資金作更有效率之運用,降低其持有風險及財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