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地哈燒 花蓮綜合

花蓮綜合

2016-09-15
文化局社造2.0 推動藝文紮根
已推出多元族群的三媽畫展 17日辦多元文化畫作生命故事分享
分享至


圖 :鳳林北林三村社區協會在百鬼夜行活動中,邀請來自南投「廣靈民俗技藝團」帶來文化底蘊深厚的趣味民俗技藝「扮仙」戲曲,分享傳統客家八音與民俗技藝的結合演出。
 

圖文/葉文杰 
 花蓮縣文化局執行「社造2.0」,以105年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委託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團法人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擔任中南區、北區社造輔導團隊,推展在地社造系列活動,展現豐沛的藝文展演能量。 
 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文化局今年的社造中心推動工作委託在地實務型團隊共同參與,強調南北資源平衡,特別設立中南區輔導團,針對中南區社區的需求提供服務並辦理相關社造培力活動。今年8、9月間分別在玉里鎮公所辦理社造基礎專業培力課程;也將在9月23日針對各社區協會普遍欠缺的核銷能力,推出核銷工作坊,嘉惠中南區社區。 
 在推展在地社造活動中,日前推出多元族群的三媽畫展, 邀請壽豐新住民姐妹、豐田客籍、閩南、原住民等多元族群的婆媽,在松園別館推出三媽畫展,另預計9月17日舉辦多元文化畫作生命故事分享會,讓民眾更深入了解不同族群、年齡、地區的移動與勞動故事,推廣新住民文化特色並促進新住民參與公共事務及社區多元文化發展。 
 9月17日松園別館的故事分享會,將邀請「吉絲卡的願望」一書作者吉絲卡與印尼姐妹楊雪霞,分享在台灣生活與為家庭勞動的酸甜故事。 
 三媽畫展推動團隊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美玲表示,這次畫展在文化局的指導下,引動在地黃金人口、青年共同參與創作及新移民姐妹的創作,構成這幅美麗的貼布,除聆聽創作故事外,當天也留下一面牆邀請民眾用貼布貼出個人的自畫像,互動創作更多彩的風景。 
 三媽畫展有超過20位畫作者、8位青年參與協作,共同描繪庶民故事的生命史。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執行秘書游雅帆說,團隊成員花超過22年的時間與這些新移民姐妹共同生活,因此畫展呈現的是22年來累積下來的豐沛故事。 
 另外,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也分享八月間的百鬼夜行活動,李美玲說,鳳林是客家小鎮,傳統的客家八音在這幾年公私部門協力之下,促成了客家八音班組成,也讓鳳林在地喜歡傳統八音樂器的居民有了一個共同學習與傳承的機會。 
 北林三村社區協會在百鬼夜行活動中,透過花蓮縣文化局105年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推動村落藝文扎根活動,邀請來自南投「廣靈民俗技藝團」帶來文化底蘊更深厚的趣味民俗技藝,更將八音與民俗技藝結合,將傳統福祿壽扮仙戲曲帶到百鬼夜行祭活動中展演,讓更多人分享與欣賞傳統客家八音與民俗技藝的表演。 
(花蓮縣文化局/廣告)


關於我們  |  廣告刊登  |  客服信箱  |  免責聲明  |  隱私權聲明

立康開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16060735
www.ksnews.com.tw
TEL︰(038)340131 ext 317
FAX︰(038)341406
地址︰97048 花蓮市五權街三十六號
對本網站的意見請寄︰888housesksd@gmail.com
客服電話:03-8331236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五 8:00-11:30;13:30-17:30)

掃描分享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