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林╱記者田俊浩報導
秀林鄉公所數月前選擇一分地的農地與農友栽植台灣紅藜,並做種不同栽植法示範,經播種後擇其優劣,昨進行採收,邀三棧國小學童、農會、農改場及農友參與,鄉長李春風期以促進地方農業轉型升級,提升秀林鄉農產競爭力。值得一提是,台灣紅藜近年供不應求,收購價格從每公斤四十元曾飆漲至六百元,量少時甚至上看八百元,去年台東農改場在太麻里鄉香蘭村舉辦觀摩,吸引不少來自新竹、南投等地民眾前來取經。
此外,台灣紅藜為耐旱作物,可低度管理,具抗氧化酵素,先灑播種子,待長成小苗後,再疏苗,長大後的原生紅藜在未成熟之前,藜穗大部份都是青綠色的為主,等到漸漸成熟時,就會有紅、桃紅、橘、黃等顏色變化,非常美麗,早期部落多用在酒類發酵材料,或是部落婦女裝飾,平地婦女則為插花教室裡的常見花材之一。
由於紅藜和小米一樣,成長過程不太有病蟲害,所以不需要用藥,從播到採收約四至六個月,紅藜如照顧完善,植株可以長到二百公分以上,比台灣原生小米植株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