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依據相關史料,陳儀是一九四五年十月廿四日抵台,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一日離台,一九五○年四月,爆發通匪(匪諜)案,自大陸押到台灣監禁,六月十八日在新店槍決。他在台集司法、行政、軍事大權一身,最後落得如此槍斃下場,且所有二二八事件的責任都指向他,在台灣代史上是第一人。相關的大事記大約如下: 依據台灣省文獻、花蓮縣誌記載:二戰末期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年日本裕仁天皇廣播宣告無條件投降,令各部隊自行解除武裝誡臣民不得輕舉妄動,蔣介石廣播勉勝利後,勿驕勿怠並善守不念舊惡與人為善之美德,勿對日本人報復。 一九四五年設台灣行政長官公署 一九四五年十月廿五日上午十時在台灣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台灣受降典禮,由儀代表受降,淪陷五十年又一百五十六日之台灣重歸祖國,定本日為台灣光復節。同一天舉行慶祝大會,設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陳儀任行政長官。 陳儀當天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以第一號命令交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後來於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在台灣監獄自殺),取消其職權,改為台灣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十一月一日台灣省軍事接收開始,十二月廢除日本特別行為稅十二條。 一九四七年二月廿八日台北市因查緝私菸擊斃市民事件發生騷動,三月十二日各地騷動平息,四月廿二日行政院決議銷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依省政府組織法改制,四月卅日發布各廳處長名單,五月十六日,魏道明就任台灣少主席。 另依相關文獻,一九四五年九月五日,國府在重慶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辦事處」及「台灣警備總部前進指揮所」,九月七日任命陳儀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九月廿日公布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繵織條例,九月廿三日,派陸軍上校張延孟為台灣接管準備委,並預先來台。 一九四五年十月五日,接收台灣前進指揮所主任葛敬恩找台準備接收,十月六日接收台灣工作首批官兵由福建出發,十月八日,國府憲兵第一批先遣部隊在淡水登陸,一九四五年十月廿四日陳儀抵台,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原台灣前指揮所廢止。十月廿八日陳接收總督官有部企業、財產。 米糧被運往大陸 物價暴漲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九日陳儀下令停止人民團體活動,十二月十一日嚴家淦抵台任交通處長,十二月十七日,台灣警備總部下令禁止軍人夜間外出,同日陳儀堅持專賣制度和省營貿易。該年十二月,接收的米糧被運往中國大陸,改配給制度。國府不法接收台灣物資,各地物價暴漲,米價一斤一元暴漲為十元,之後泣為十七元,最高漲到四十二元,各地抗議米價,報載台南飢饉,同胞不願行乞,因缺糧自殺時有所聞,東台快報因刊出糧食問題遭停刊。 蔣介石指二二八事件共黨策動 一九四七年二月廿七日,發生查緝私菸擊斃陳文溪、打傷林江邁,爆發二二八事件,三月陳儀電請蔣介石派兵,三月八日廿一師、憲兵第四團抵台,三月十日蔣介石在一會議中公開指二二八事件是共產黨徒策動,三月十二日,蔣介石撇清二二八事件聲明傳單在台灣空投,三月廿八日陳儀提出辭呈,四月廿二日,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撤,改為台灣政府,五月十一日陳儀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