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葉文杰
花蓮縣文化局為建構在地知識學,促進民眾認識花蓮縣地方文化館,委託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運籌機制」計畫,近來瑞穗鄉拔仔庄常民文化館以「拼圖牌卡」讓社區居民從拼圖及遊戲中認識地方地景,串聯地方觀光與在地文化,讓社區每個居民的故事在地圖中呈現,也讓外來遊客能對這個社區產生情感連結。
花蓮縣文化局長陳淑美表示,「拼圖牌卡」教案是由文化局與委託團隊經過多次討論,共同設計出來的,遊戲方式是先由老師帶領學員分享社區中特殊地景及歷史故事,再由學員詮釋同一片土地上自身所發生過的事件,透過遊戲的互動,認識在地地景與人文歷史脈絡,從而產生認同,藉由遊戲的過程分享經驗,在經驗的介入後使原本不熟悉的「空間」成為知識緊密連結的「地方」。
富源國小在上課過程中,學童們表現出對遊戲的高度興趣,學童不但可以自己拼出生活周遭的地理環境,還可以清楚指出自己家的位置,有的學童在經過一些提示後,更加認識自己的生活圈;學童接著拿著各個代表標誌,像是拔仔庄命名的由來如鈸子、芭樂等,在地圖上標示對自己來說有回憶、意義的地點,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表示,經由與學員的互動,大家積極產出屬於自己的個人地圖,尤其有趣的是,社區居民耆老及學童的生活故事經驗,都令居民為之驚艷,即使耆老及學童年紀相差甚遠,但卻有著相似甚至相同的故事。現在社會中,長者與學童有著相當大的隔閡,透過拼圖牌卡做為交流,讓社區中的耆老及學童認識與自己原有認知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那些看似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也能透過交流的過程產生文化傳承,同時建立居民間的情感與默契,達到文化局一直推動地方藝文扎根的目的。
(花蓮縣文化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