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針對砂石業者向經濟部水利署強烈建議河川疏濬規劃設置「囚砂區」,將有助於達到河防安全、抑制揚塵,及釋出更多砂達到砂石自給自足,可以不用每年進口上千萬噸劣質陸砂,徹底解決豆腐渣工程及海砂屋的形成。第九河川局昨天表示,配合水利署業者提出的「囚砂區」建議,目前規劃在花蓮中區萬里溪匯流口設置「囚砂區」,但「囚砂區」啟動與否,需視河川砂石淤積情形而定。
可增加砂石供應
花蓮縣砂石公會表示,要徹底解決台灣每年進口上千萬公噸劣質陸砂所衍生出海砂屋及豆腐渣公共工程等潛在危機,經濟部水利署預計將「囚砂區」納入河川疏浚計畫,預計三月底有結果,只要「囚砂區」每年能多增加一千萬立方公尺,一年就多供給兩千萬公噸的砂石,可以禁止陸砂進口!
降低沙塵暴問題
砂石公會更認為,透過推動「囚砂區」計畫,將河川疏濬規畫為長期穩定的疏濬模式,便可降低大小河川沙塵暴問題。目前花蓮河川沙塵暴問題無法解決,主要就是花蓮河川疏濬一年後,約兩年不在疏濬,明明河床淤積大量砂石,權責單位確認為無須疏濬,也因此,立霧溪河堤已增高四次,堤防增高目的在防止沙塵暴吹向南岸的社區,其實,只要每年穩定對立霧溪橋上下游河段高灘地進行砂石疏濬作業,即可降低土石高層至涵水區,或疏濬完成放水淹沒整個區域,很快就長滿水草,可解決百分之八十花蓮縣的砂塵暴。
對於砂石業者對於「囚砂區」的期待及看法,九河局認為,河川疏濬設置「囚砂區」與抑制揚塵及增加砂石疏濬量,兩者並非必然關係,主要是,「囚砂區」面積頂多幾十公頃,但整個河川揚塵面積遠大於「囚砂區」;再者,以現所規劃於萬里溪匯流口規劃為「囚砂區」,也不代表核定後就能夠立刻啟動,必需視河川實際淤積情形,必需疏濬才來啟動「囚砂區」。